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系统科学视角下再析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依据(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新思路)

系统科学视角下再析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依据(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新思路)

  • 字数: 69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江奕延
  • 商品条码: 97875620715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5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江奕延(江帆) 1978年出生于广西柳州,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东南亚国际关系。已出版专著两部,参与和主持各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
奕延自序 第一章 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和内容 一、修昔底德的国际关系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和界定 三、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案例 第二节 权力转移论引发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中国的回应 一、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威胁论” 二、中国的回应 第三节 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依据 一、结构现实主义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 二、结构现实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科学化 三、结构现实主义的延伸发展 四、结构现实主义对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支持 五、本书的核心观点 第二章 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系统科学的诞生 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二、科学革命:现代物理学对传统科学的修正 三、机械论与活力论之争和系统科学的诞生 第二节 老三论 一、一般系统论 二、信息论 三、控制论 第三节 新三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自组织系统理论 一、耗散结构理论 二、协同学 三、超循环理论与突变论 第四节 非线性科学和复杂适应理论 一、混沌理论和分形 二、复杂适应理论 第五节 系统科学的核心信念与主要概念 一、整体观 二、目的性 三、过程观和复杂性 四、跨科学一般性属性 五、系统科学的主要概念 第六节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系统应用及本书的质疑 一、国际关系理论与系统科学的交集 二、本书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系统属性的质疑 三、本书对国际关系系统理论的所属类的质疑 …… 第三章 再析结构现实主义、系统科学和经济学三者关系 第四章 经济学的制度化发展以及与系统科学的融贯 第五章 系统科学的理论替代 第六章 系统科学框架下科学与人文的融贯及启示 第七章 系统科学:建构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思路 第八章 案例分析 第九章 再析“修昔底德陷阱”成因以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可能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