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

  • 字数: 28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高满良
  • 商品条码: 97875161877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满良著的《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的整合方式研究》分析和梳理了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产 生、主要内容、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 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冲突、相容、转化的“实然 ”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出发,提出了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 式制度有效整合的原则、动力机制和其体路径。成果 形成了相对厚实的个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为不同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各社会 建设主体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理 论和经验素材。
作者简介
高满良,男,1980年出生,彝族,云南宣威人。200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后任教于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主任,现任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会泽县者海镇拖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长期从事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社会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曲靖市发改委重大委托项目1项,参与国家项目、省级重大招标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课题的提出 二 研究述评 三 农村制度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 关键概念的界定 六 理论分析方法 七 研究基本思路 八 研究的特点 九 调查选定与资料收集 第二章 非正式制度的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治理的影响 第一节 非正式制度的产生及其基本功能 一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内涵 二 非正式制度的产生 三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特征 四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经济社会结构的嬗变与农村非正式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一 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与非正式制度的嬗变 二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与非正式制度的嬗变 第三节 非正式制度的当代形态及其主要内容 一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乡村社会意识 二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人情交往 三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面子观 四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教信仰 五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地方性社会规范 六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村规民约 七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家族认同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一 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 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社会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面向 一 计划生育制度的国家逻辑与乡村实践 二 政府效力与乡村阻力:农村调解制度的困境 三 丧葬制度的国家逻辑与乡村效应 四 制度冲突关系的原因探究 五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冲突的本质及其后果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融合面向 一 不用抓的“计划生育”制度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隐形推手” 三 儒家文化:既是正式制度也是非正式制度 四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融合的本质及结果 第三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转化 一 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制度 二 正式制度转变为非正式制度 三 制度演化的逻辑 第四章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 第一节 农村善治与制度整合 一 农村“善治”的提出 二 农村“善治”迫切需要推进制度整合 三 农村制度整合的科学理解 第二节 制度整合的基本原则 一 以市场化为导向 二 以文化建设为推力 三 以制度权威建设为基础 第三节 制度整合的动力机制 一 进一步构筑开放型社会结构 二 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提高 三 合理的利益诱使和成本分摊机制 第四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整合的具体路径 一 进一步完善农村正式制度体系 二 通过“制度吸纳”把积极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化 三 进一步改造非正式制度 四 通过“过渡性制度安排”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 五 合理选择制度变迁方式 第五章 结论与发现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 研究发现 附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提纲 附录二:开放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