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精)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精)

  • 字数: 30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张朋川
  • 商品条码: 97873012524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张朋川,江苏常州人,1942年2月生。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吴门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文物局西北四省一级文物鉴定组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美术考古和中国艺术史研究。主要科研成果:主持秦安大地湾、王家阴洼等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和参加嘉峪关、酒泉等地魏晋壁画墓和甘肃古代岩画的考古工作;主持和参加嘉峪关墓室壁画、酒泉丁家闸墓室壁画的临摹工作。 出版专著有《中国彩陶图谱》《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中国汉代木雕艺术》《黄河彩陶》《瓷绘霓裳》《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美术全集·陶瓷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中国园林之旅》等书撰文和撰写词条。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中国彩陶图谱》获1992年中国新闻出版署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和1993年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最高奖,《中国汉代木雕艺术》获2003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三等奖,《黄土上下》获全国第十六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奖”一等奖。
目录
序言 画中世态耐阅读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综述 壹 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概述 贰 现存发表的各种《韩熙载夜宴图》图本 叁 《韩熙载夜宴图》创作时期的相关文献 肆 元代以来有关《韩熙载夜宴图》的记述 第二章 从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看《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壹 先秦时期——从散点排列到分层排列 贰 秦汉时期——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宇宙图式 叁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写实模式的确立 肆 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构图模式的成熟与《韩熙载夜宴图》 伍 元明清时期——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多样化 第三章 从中国古代山水画构图模式看《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壹 汉代山水画的孕育——以山水图像为背景 贰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形成——由装饰向写实演变 叁 隋唐山水画的发展——以对称式为主的组合山水 肆 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成熟——从全景到特写 伍 从《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画看时代特征 陆 元明清山水画的演变——向多样化发展 第四章 从中国古代花鸟画构图模式看《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壹 花鸟装饰纹样的逐步流行 贰 唐代花鸟画的兴起——从全株花到折枝花 叁 宋代花鸟画的成熟——写实性的构图模式成为主流 肆 明清花鸟画的发展——多种需求下的多样化构图 第五章 粉本的传移模写方式与《韩熙载夜宴图》的构成方式 壹 在古粉本上赋彩——以《北齐校书图》为例 贰 在古粉本上添加景物和图像——以《簪花仕女图》为例 叁 以不同的古粉本组合成新图——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 第六章 从汉晋唐宋美术作品中人物造型的演变看《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造型 壹 汉代的人物造型——融汇南北 贰 魏晋南北朝的人物造型——多元多样 叁 隋唐的人物造型——趋于丰满 肆 五代十国的人物造型——丰姿依旧 伍 两宋人物画与《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造型 第七章 《韩熙载夜宴图》反映的室内陈设的发展变化 壹 西汉中期以前——席地跪坐和以主席为中心 贰 西汉晚期至唐代——多种坐姿共存和以枰榻床为中心 叁 从《韩熙载夜宴图》看室内宴享陈设的变化 第八章 《韩熙载夜宴图》是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里程碑 壹 上古时期的彩色人物画——古朴简约 贰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形成——工细多彩 叁 盛唐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成熟——丰富艳丽 肆 中唐至北宋期间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变化——精致入微 伍 南宋工笔重彩人物画与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 第九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的图像比较 壹 存世的《韩熙载夜宴图》及鉴定简况 贰 “台北故宫甲本”的图像要早于“北京故宫本” 叁 “杜堇款本”是承上启下的图本 肆 锦上添花的“唐寅本”和其他图本 伍 同模式的其他图本及传周文矩《合乐图》 陆 不同阶段的《韩熙载夜宴图》图本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