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2版)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2版)

  • 字数: 31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小林
  • 商品条码: 978750979692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王小林,博士,研究员,内蒙古察右中旗人。现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贫困与人类发展、社会福利与公共财政、国际发展援助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访问学者。曾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公共财政顾问。完成国家部委(办、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30多项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贫困概念的演进 一 引言 二 经济学视角的基本需要理论 三 社会学视角的社会排斥理论 四 发展学视角的能力方法和多维贫困理论 五 政治学视角的贫困理论 六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 一 收入/消费标准 二 多维贫困指数 三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收入贫困的动态变化测量 一 引言 二 方法和模型 三 贫困和不公平状况 四 增长率曲线 五 结语 第四章 收入贫困测量: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一 引言 二 概念框架 三 方法和模型 四 数据及估计 五 结论和政策建义 第五章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 一 文献回顾 二 AF方法 三 维度及指标设定 四 多维贫困估计结果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中国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关系 一 引言 二 概念框架 三 模型、方法和数据 四 收入贫困与多维度贫困的比较分析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城乡居民的主观福利和相对贫困 一 文献回顾 二 概念框架、模型和数据 三 模型估计及检验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中国老年人主观福利及贫困状况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及概念框架 三 模型和数据 四 模型估计及检验 五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九章 中国流动妇女多维贫困分析:北京市家政服务业案例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文献评述 三 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四 数据及分析结果 五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章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描述统计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分析框架与数据说明 四 儿童多维贫困分析 五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儿童多维贫困AF方法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框架与方法 四 估计结果 五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利贫性测量 一 引言 二 利贫增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三 中国增长利贫性测量 第十三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测量 一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二 包容性增长的测量方法 三 数据及结果 四 结论及建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