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反思(主位视角与客位评述)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反思(主位视角与客位评述)

  • 字数: 34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祁进玉
  • 商品条码: 97875097935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民族识别”工作奠定 的56个民族的框架也在社会实践中走过了60多年。以 各地区的社会实践回顾、反思这一框架的运行效果, 反思当年这一工作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反思苏联、南 斯拉夫解体后人们对其“民族”定义和制度运行的效 果,应当是一项中国学术界不能回避的学术研究和政 策讨论工作。由祁进玉主编的《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 反思(主位视角与客位评述)》收录的论文即是对新中 国民族识别及其理论脉络与后续影响的讨论和反思。
作者简介
祁进玉 土族,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学系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理事,博宝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2010年6月到9月在韩国庆南大学极东问题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做海外研究学者。出版“走进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土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5)、《(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土族民族识别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15)、“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等专著,主编《(漂在北京——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第1、2、3、4辑)(学苑出版社,2011、2012、2014、2016)、《文化研究导论》(学苑出版社,2013)等。
目录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费孝通】 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林耀华】 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黄淑娉】 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李绍明】 中国的民族识别【黄光学】 中国民族识别研究工作的特色【施联朱】 关于当前民族识别问题的浅见【周锡银】 民族识别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诺人识别50年的历史哲学视角【杜玉亭】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马戎】 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王希恩】 “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 ——关于族别调查的认识与思考【秦和平】 重观民族识别:综合与变通【纳日碧力戈】 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王文光 朱映占】 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胡鸿保 张丽梅】 由族群到民族:中国西南历史经验【王明珂】 《黔苗图说》与民族识别【黄才贵】 从“苗”到“苗族” ——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杨志强】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彭文斌】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反思【祁进玉】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菅志翔】 制造共同命运:以“白族”族称的协商座谈会为例【梁永佳】 语言、差异政治与“民族”构建:“白族”与 “白文”的近代历史【马雪峰】 谁是MOSO(摩沙)? ——论古摩沙的分化与“纳系族群”的认同及识别问题【木仕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