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与学反思录(精)/学术共同体文库

文与学反思录(精)/学术共同体文库

  • 字数: 38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吴励生|总主编:杨玉圣
  • 商品条码: 97875097964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励生编写的《文与学反思录(精)》讲述了:随 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以及世界文化秩序正在被 重新型构。全球化语境下,“谁之全球化”“何种现 代性”的追问在世界范围内不绝于耳,转换为我们切 身的问题,无疑是主体性中国的塑建。重塑主体性中 国不仅是传统文史哲各学科的应有担当,更是现代哲 学社会科学诸领域的时代性任务与课题。相关学科虽 都从自身学科史乃至问题史出发进行阐释,“条条道 路通罗马”……但需要警醒的是,中国现代以降传统 文史哲即基本处于断裂状态,如何在全球性及现代性 全新前提与语境之下予以重新整合,如何重新建构中 国和中国人的主体性,并从历史主义传统的人文主义 向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全面开放,显然是 当下人文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书侧重于“人文重 塑”的批评性考察,既关涉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也直指当下文史哲传统的断裂与重新整合的可能性方 向。
作者简介
吴励生,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先后在广播电台、报纸副刊、文学刊物任编导、记者、编辑等职,曾长期担任“警坛风云))杂志社副主编。系福建省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省委员会委员,冰心研究会首届副秘书长、二届常务理事,国家二级作家。2005年迄今,从事独立批评与研究,先后在冰心文学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社区自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兼职研究员,担任“社会科学论坛”“中国学术评论))等刊物学术编委。近年逐渐从跨学科研究向“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思想与中国研究领域转型,并有相关思想系列论文问世。代表性著作有“思想中国”、“解构孙绍振"(合著)以及三卷本“吴励生文集长篇小说卷))等。
目录
文与学的裂变和整合(代序) 新道统、新道学与人间秩序的终极关怀 ——读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兼谈新道论 至知无知天道无极 ——张远山《庄子奥义》解读 正本清源天道绝对 ——张远山“新庄学工程”三书述评 历史记忆:重建现场与智识建构 ——陈平原学案研究 许总的“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思想史视角建构及其文学源流辨析 ——兼及中国文学长时段研究与总体性理解的当下解读 可欲的思想史视角与混乱的文学研究法 ——读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俞兆平的学术旨趣与突破性研究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及其他 略论刘再复的文学精神与思想品格 ——读《双典批判》 典范已立:把情感逻辑原则贯彻到底 ——读孙绍振新著《月迷津渡》 孙绍振的美学之“酷”和经典之“眼” ——兼论与夏志清经典之“眼”的相关重叠 复叙事:王炳根的叙述 ——《郭风评传》评析 从词典到“象典” ——韩少功两部长篇小说批评 全球化语境、人类生存处境与交互性文学 ——评林湄《天望》并与韦遨宇先生商榷 诗国旧版图学苑新篇章 ——毛翰《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序 转型期学术中国的守夜人 ——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 张力的反差:理论先锋与艰难践履 ——评杨玉圣新著《小区善治研究》 女权主义视角与理论、实证、行动的三重变奏 ——评胡玉坤新著《社会性别与生态文明》 学术共同体与“最可惜一片江山” ——贺学术批评网创办十周年并致若干反思 论批评的权威与学术的尊严 ——杨玉圣《非法非史集》序 《社会科学论坛》的学术品位和品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