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方言学教程(第2版中国高等学校文科21世纪新教材)

汉语方言学教程(第2版中国高等学校文科21世纪新教材)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游汝杰
  • 商品条码: 9787544470230
  • 版次: 1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汉语方言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心得,概述“汉语方言学”这一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内容包括调查方言必备的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方言分类、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演变、方言调查法、方言的社会学和文化学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学简史等。
目录
第一章 汉语方言与方言学概述 第一节 方言和方言的类别 第二节 汉语方言的区划和分类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形成 第四节 汉语方言的差异 第五节 方言与普通话和书面语 第六节 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和意义 第二章 语音常识和语音训练 第一节 发音原理和语音分类 第二节 国际音标 第三节 声调 第四节 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造 第五节 音变 第三章 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第一节 方言调查方法问题 一 间接调查法 二 直接调查法 三 字本位的方言调查法 四 词本位的方言调查法 第二节 语音的调查、记录和分析 一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 记音和归纳声韵调系统 三 如何求出汉语方言音系的轮廓 四 归纳音位和整理、分析声韵调系统 五 连读变调的调查和整理 六 怎样求出语音对应规律 七 方言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第三节 《广韵》音系与现代方言 一 《广韵》简介 二 中古音系简介 三 中古音与现代方言的比较 第四节 方言词汇的调查 第五节 方言语法的调查 第四章 方言地理研究 第一节 方言地域差异的调查和比较 一 调查和比较方言地域差异的意义 二 调查或比较项目的设计 第二节 方言分区的多种可能性 第三节 方言分区的依据和参考因素 一 方言分区的依据 二 方言分区的参考因素 第四节 方言地图的种类和绘制 一 方言特征图 二 同言线图 三 地点方言系属图 四 方言分区图 五 方言接近率图 第五节 方言地理演变的特点 一 方言类型的波状推移 二 方言特征的渐变 第六节 古代方言地理研究 一 《诗经》时代诸夏语言区域的拟测 二 两汉时代方言区划的拟测 第五章 方言历史研究 第一节 汉语方言的源流及其在地域上的发展 第二节 方言历史演变的观察 第三节 记录古代方言的材料 第四节 古代方言语音的构拟 第五节 方言的历史层次 第六节 方言的历史音变 一 历史音变的原因和方式 二 历史音变的规律及其例外 第六章 方言接触和方言比较 第一节 方言的借用 第二节 方言的萎缩和转用 第三节 方言的融合 第四节 方言的兼用 第五节 方言的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 一 方言的共时比较 二 方言的历时比较 三 现代方言竞争力比较 第六节 现代方言比较与方言历史研究 第七节 方言同源词的判别原则 第七章 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年龄差异的调查和比较 第二节 双言现象的调查和研究 第三节 社会方言的调查和研究 第四节 方言地名研究 第五节 方言文字研究 第六节 方言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调查和研究 一 人口变迁和方言的宏观演变 二 方言演变的文化原因 三 方言的历史层次和外来文化浪潮的遗迹 第八章 汉语方言学史概要 第一节 传统方言学时期 一 勃兴期 二 衰微期 三 振兴期 四 鼎盛期 第二节 民族学者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第三节 西洋传教士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第四节 描写方言学时期 一 滥觞期(1923-1925) 二 展开期(1926-1948) 三 普查期(1956-1966) 四 深入期(1979- ) 第五节 西方方言学史述略 附录一 汉语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调查表 附录二 词汇调查类目 附录三 汉语语法调查例句 附录四 汉语方言动词“体”的调查表 附录五 国际音标表 附录六 国际音标表中文版 附录七 汉语方言调查常用国际音标表 附录八 英汉对照方言学术语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