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研究)(精)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研究)(精)

  • 字数: 34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杨海涛
  • 商品条码: 97873012767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社会公共物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背 景下,杨海涛著的《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民间公共 组织发展》重点分析“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 ,即“民间公共组织”。根据产生原因的差异,本书 将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分为三种类型:①生产协作组织 ,典型案例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②利益诉求共同体 ,典型案例是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和代表资本 控制者利益的商会;③社会价值观念共同体,典型案 例是民间志愿组织。 通过分析这些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典型案例,本 书试图构建关于转型期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分析框架 ,主要内容包括:①在多维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中, 分析民间公共组织与政府机构、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 ;②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空间视野的公共领 域混合格局中,描述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的未来图 景;③从“组织变迁与社会制度演进”的视角,将研 究命题意义由经济价值拓展到社会价值。 通过分析这 些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典型案例,本书试图构建关于 转型期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包括 :①在多维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中,分析民间公共组 织与政府机构、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②在“政府- 市场-社会”三维空间视野的公共领域混合格局中, 描述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的未来图景;③从“组织 变迁与社会制度演进”的视角,将研究命题意义由经 济价值拓展到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杨海涛(1975—),四川攀枝花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2001年至今任教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民营企业。近年来在《改革》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
目录
第1章 民间公共组织的社会起源和理论逻辑 第一节 公共物品问题的学术渊源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 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民间公共组织 第2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公共物品供求矛盾 第一节 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场景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公共物品供求矛盾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公共物品概念拓展:无形公共需求 第3章 生产协作组织的典型案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第一节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理论渊源和事实证据 第二节 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 第四节 转型期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策略 第4章 利益诉求共同体的典型案例Ⅰ:工会 第一节 工会组织发展的世界经验 第二节 中国工会组织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工会现实特征 第四节 中国工会发展的制度设计 第5章 利益诉求共同体的典型案例Ⅱ:商会 第一节 英国行会的历史起源和组织演变 第二节 中国传统行会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当代中国商会的现实处境 第四节 中国商会组织的未来发展 第6章 社会价值观念共同体的典型案例:民间志愿组织 第一节 全球志愿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志愿组织发展的现实格局 第三节 中国民间志愿组织的现实困境 第四节 社会价值观念共享:中国民间志愿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7章 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发展格局 第一节 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演进逻辑 第二节 “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空间视野中的公共领域混合格局 第三节 社会和谐:组织变迁与社会制度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