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精)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精)

  • 字数: 1107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
  • 作者: 编者:朱学骏//涂平//陈喜雪//汪旸
  • 商品条码: 9787565913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朱学骏、涂平、陈喜雪编著的《皮肤病的组织 病理学诊断(第3版)》第一版是根据当代杰出皮肤组 织病理学家A. Bernard Ackerman教授(1936—2008 )1982年在北京讲学录音基础上写成的,突出了“在 扫视下对组织病理结构形式分析的诊断方法”。如果 说第一版是“引进”,第二版是“消化与吸收”,那 么第三版就”国产化”,突显中国特色!与第二版相 比,本版有以下变化:首先,本书配了临床及病理图 。这些图基本都来自北大医院多年的积累。其次,章 节作了适度调整,将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真皮胶 原及弹力纤维病、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 细胞浸润为主的皮病及角化性皮肤病分别成为独立的 一章,增加了病种,使全书内容更为充实。本书作者 增加了两位新秀:陈喜雪教授及汪旸医师,她们分别 是朱学骏教授及涂平教授培养的博士生,已在我科从 事皮肤病理的临床及研究多年。陈大夫分工挑选病理 片并照相。汪大夫除协助陈大夫的工作外,还负责总 论及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纤维组织肿瘤的撰写 。近二十年来,皮肤组织病理学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 ,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皮肤病理的普及又推动了 临床皮肤科学的发展。我们希望本书第三版的出版能 为皮肤病理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目录
第一部分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基本原则 1 皮肤胚胎学 1.1 表皮 1.2 皮肤附属器 1.3 真皮及皮下组织 2 正常皮肤组织学 2.1 表皮 2.2 真皮 2.3 皮下组织 2.4 皮肤附属器 2.5 皮肤的血管、神经与肌肉 2.6 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3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基本名词 3.1 组织学名词 3.2 临床名词(皮肤损害的大体病理学) 4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4.1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4.2 组织标本的处理及染色 5 结构型式分析的诊断方法 5.1 结构型式分析的诊断方法 5.2 结构型式分析方法的优点 5.3 应用结构型式分析诊断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部分 炎症性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 6 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1 单纯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2 界面皮炎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3 海绵水肿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4 银屑病样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7 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1 单纯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2 界面皮炎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3 海绵水肿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4 银屑病样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8 肉芽肿性炎症性皮病 8.1 结核样型肉芽肿 8.2 结节病型肉芽肿 8.3 栅栏状型肉芽肿 8.4 异物性肉芽肿 8.5 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的浸润(化脓性肉芽肿性皮炎) 8.6 其他 9 表皮内水疱和脓疱性皮肤病 9.1 海绵水肿性水疱性皮肤病 9.2 气球变性水疱性皮肤病 9.3 棘刺松解性水疱性皮肤病 9.4 其他 9.5 表皮内脓疱性皮肤病 10 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 10.1 无或很少炎症细胞浸润的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 10.2 有炎症细胞浸润的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 11 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 11.1 毛囊炎 11.2 毛囊周围炎 11.3 脱发 12 血管炎 12.1 中性粒细胞性血管炎 12.2 淋巴细胞性血管炎 12.3 组织细胞性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 12.4 静脉血栓性疾患 13 脂膜炎 13.1 间隔性脂膜炎 13.2 小叶性脂膜炎 14 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皮肤病(包括沉积物) 14.1 卟啉症 14.2 淀粉样变 14.3 皮肤黏蛋白沉积症 14.4 类脂蛋白沉着症 14.5 黄色瘤 14.6 胶样粟丘疹 14.7 皮肤钙沉着症 14.8 皮肤骨化 14.9 痛风 14.10 褐黄病 14.11 血色病 14.12 文身 14.13 金盐沉着症 14.14 银盐沉着症 14.15 其他金属沉着症 14.16 黑棘皮病 15 真皮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病 15.1 结缔组织痣 15.2 皮肤弹性过度 15.3 肥厚性瘢痕 15.4 瘢痕疙瘩 15.5 萎缩性瘢痕 15.6 萎缩纹 15.7 斑状萎缩 15.8 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 15.9 进行性特发性斑状萎缩 15.10 日光弹力组织变性 15.11 伴有囊肿及黑头粉刺的结节性弹力组织变性 15.12 手部弹力组织变性的胶原斑 15.13 皮肤松弛症 15.14 弹力纤维性假黄瘤 15.15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15.16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15.17 真皮中部弹力组织溶解 15.18 肾源性纤维化皮病 15.19 慢性淋巴水肿所致纤维化 16 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为丰的皮病 16.1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皮病 16.2 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皮病 16.3 以浆细胞浸润浸润为主的皮病 17 角化性皮肤病 17.1 先天性角化性皮肤病 17.2 疣 第三部分皮肤肿瘤 18 太皮肿瘤 18.1 表皮痣 18.2 炎性线状表皮痣 18.3 脂溢性角化症 18.4 黑色丘疹性皮病 18.5 乳头状瘤 18.6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18.7 透明细胞棘皮瘤 18.8 表皮松解性棘皮瘤 18.9 裂纹性棘皮瘤 18.10 大细胞棘皮瘤 18.11 黑棘皮瘤 18.12 日光性角化病 18.13 砷角化症 18.14 皮角 18.15 黏膜白斑 18.16 原位鳞状细胞癌 18.17 鳞状细胞癌 18.18 原发性皮肤腺性鳞癌 18.19 原发性皮肤黏膜表皮样癌 18.20 疣状癌 18.21 黏液表皮样癌 18.22 癌肉瘤 18.23 角化棘皮瘤 18.24 基底细胞癌 19 皮肤附属器肿瘤 19.1 向毛囊方向分化的肿瘤 19.2 向皮脂腺方向分化的肿瘤 19.3 向外泌腺方向分化的肿瘤 19.4 向顶泌腺方向分化的肿瘤 20 皮肤囊肿 20.1 表皮样囊肿 20.2 粟丘疹 20.3 发疹性毳毛囊肿 20.4 疣状角化不良瘤 20.5 毛鞘囊肿 20.6 曾生性毛鞘囊肿 20.7 皮样囊肿 20.8 多发性脂囊瘤 20.9 页泌腺汗囊瘤 20.10 外泌腺汗囊瘤 20.11 皮肤纤毛性囊肿 20.12 阴茎中线囊肿 20.13 黏液样囊肿 20.14 口腔黏膜黏液囊肿 20.15 支气管源性囊肿 20.16 甲状舌骨导管囊肿 21 黑素性疾病及燃素细胞肿瘤 21.1 白癜风 21.2 白化病 21.3 雀斑 21.4 咖啡斑 21.5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21.6 色素性毛表皮痣 21.7 单纯性雀斑样痣 21.8 老年性雀斑样痣 21.9 斑痣 21.10 黑素细胞痣 21.11 晕痣 21.12 气球状细胞痣 21.13 深部穿通痣 21.14 良性幼年性黑素瘤 21.15 蓝痣 21.16 细胞型蓝痣 21.17 毛发神经错构瘤 21.18 蒙古斑 21.19 太田痣及伊藤痣 21.20 原位恶性黑素瘤 21.21 发育不良性黑素细胞痣 21.22 恶性黑素瘤 21.23 恶性蓝痣 22 神经组织肿瘤 22.1 神经纤维瘤 22.2 丛状神经纤维瘤 22.3 神经鞘瘤 22.4 神经鞘黏液瘤 22.5 恶性神经鞘瘤 22.6 栅状有包膜的神经瘤 22.7 创伤性(截肢性)神经瘤 22.8 颗粒细胞瘤 22.9 Merkel细胞癌 23 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肿瘤 23.1 血管组织肿瘤 23.2 平滑肌组织肿瘤 23.3 脂肪组织肿瘤 24 纤维结缔组织肿瘤 24.1 结缔组织痣 24.2 皮肤纤维瘤 24.3 组织细胞瘤 24.4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 24.5 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 24.6 软纤维瘤 24.7 毛周纤维瘤及血管纤维瘤 24.8 复发性婴儿指部纤维瘤 24.9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 24.10 先天性泛发性纤维瘤病 24.11 幼年性透明纤维瘤病 24.12 指节垫 24.13 腱鞘巨细胞瘤及腱鞘纤维瘤 24.14 韧带样瘤 24.15 结节性筋膜炎 24.16 儿童头颅筋膜炎 24.1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24.18 非典型性纤维黄瘤 24.1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4.20 纤维肉瘤 24.21 上皮样肉瘤 24.22 浅表血管黏液瘤 25 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肿瘤 25.1 组织细胞肿瘤 25.2 淋巴细胞肿瘤 25.3 肥大细胞增生症 26 皮肤转移癌 26.1 皮肤转移癌 26.2 白血病的皮肤表现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 附录 图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