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

  • 字数: 25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陈默
  • 商品条码: 97875161914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意义 (一)道德认识论 (二)道德认识 (三)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专著研究 (二)国内专题研究 (三)国外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文本诠释方法 (二)比较方法 (三)历史分析的方法 四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知之始 一 天人之分 (一)荀子之“天”与“人”概念 (二)不求知天 (三)制天命而用之 二 心物之分 (一)“心”之概念 (二)心与物 (三)心与性 三 性伪之分 (一)“恶”之由来 (二)“伪”之必要性 (三)化性起伪 四 小结 第三章 知之方 一 分类 (一)物类 (二)礼义之类 (三)伦类 二 推类 (一)荀子之“推类” (二)推类而不悖 (三)类不可必推 三 统类 (一)从其类 (二)从其道 (三)礼义之统 四 小结 第四章 知之径 一 礼 (一)荀子之“礼” (二)“礼”之由来 (三)“礼”之社会功能 二 学 (一)“学”之本义 (二)“学”之方法 (三)“学”之德性 三 圣人 (一)荀子之“圣人” (二)“圣人”与“礼” (三)“圣人”与“道” 四 小结 第五章 知之验 一 “道德”之合 (一)荀子之“道” (二)“德”之含义 (三)合“道”与“德” 二 天人之合 (一)心物合 (二)性伪合 (三)天地人之参 三 知行之合 (一)荀子之“知” (二)荀子之“行” (三)比中而行 四 小结 第六章 知之成 一 人以“群”分 (一)“群”之社会性 (二)“群”之逻辑性 (三)“群”之道德性 二 明“分”使“群” (一)“群”与“分” (二)“群”与“义” (三)礼乐和“群” 三 “群居合一 ”的圣王之道 (一)“圣王”说 (二)圣王之“神明” (三)圣王之治 四 小结 余论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与中国当代社会 一 苟子的道德认识论与当代道德实践 (一)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二)对现代个体道德修养论的启示 (三)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指导意义 二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与中国现时代 (一)“圣人”道德榜样的构想 (二)应对多元主义道德文化的价值 (三)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