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出非政治的文化--对近现代德国政治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察/浙江系列/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

走出非政治的文化--对近现代德国政治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察/浙江系列/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

  • 字数: 15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哲罕
  • 商品条码: 97875097990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哲罕编著的《走出非政治的文化--对近现代德 国政治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察》旨在以一种政治哲 学的研究进路考察近现代德国政治思想。这种研究进 路将政治现实与政治思想并置(并重),使用社会一历 史等多种方法相混合的研究方法。 从一种回溯式的视角看,近现代德国政治思想可 以被认为是“走出‘非政治的’文化”。“非政治” (nonpolitical)中的“政治”取用了对议会民主制、 政党政治等对“政治”的狭义理解。近现代许多德国 人所自我标榜的“‘非政治的’文化”,究其实质只 是表明他们摒弃了自身所不能适应的英、法、美等国 的议会民主制、政党政治等运作方式,“‘非政治的 ’文化”的背后是“权力政治” (Realpolitik)。 “走出‘非政治的’文化”即近现代德国人放弃了原 先的政治思想立场,复归到西方世界的启蒙大传统中 ,与之相应的实际政治的进程,也同样是一段反复曲 折的历史。 本书在具体内容上涉及对德国历史、“德国问题 ”、德国政治思想传统等宏观的纵览,同时对历史学 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文学家托马斯·曼、公法学 家赫尔曼·黑勒和哲学家卡尔·洛维特四人进行考察 ,并以对“宪政爱国主义”问题的考察收尾。可以说 ,虽然本书并未完全和充分地覆盖所有近现代德国政 治思想的具体领域,但是它已经勾勒出了相关政治思 想状况和问题的全貌。
作者简介
李哲罕 浙江余杭人,哲学博士。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现代哲学》《浙江学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观察与思考》《杭州市委党校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另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成果奖两次。
目录
第一章 引论:对近现代德国政治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察 一 考察对象 二 研究进路 三 两条线索 第二章 德国历史、“德国问题”和德国政治思想传统 一 德国历史 二 “德国问题” 三 德国政治思想传统 第三章 “德国历史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一 “德国历史学派”概览 二 “权力”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三 “理性共和主义者”与“国家理由”观念 四 德国的浩劫 五 小结 第四章 “变”与“不变”背后的底色:托马斯·曼 一 “文明”与“文化”之争 二 “理性共和主义者” 三 “德意志文化”:托马斯·曼的底色 四 小结 第五章 需要“实质性内容”的公法学:赫尔曼·黑勒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公法学界概况 二 黑勒对凯尔森的批判 三 “社会法治国” 四 “普鲁士诉帝国” 五 小结 第六章 克服现代性-虚无主义的一种尝试:卡尔·洛维特 一 卡尔·洛维特简介 二 尼采:现代性-虚无主义问题的预言者与开启者 三 海德格尔与纳粹 四 历史与自然 五 小结 第七章 余论:“宪政爱国主义”足够了吗?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情况 二 “宪政爱国主义”的早期版本与“自卫型民主” 三 哈贝马斯的“宪政爱国主义” 四 “宪政爱国主义”足够了吗?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