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村社会转型对教育转型影响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当代浙学文库

乡村社会转型对教育转型影响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当代浙学文库

  • 字数: 27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陈旭峰
  • 商品条码: 97873081624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乡村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 就教育论教育的过程,而是引导人们以乡村教育为视 角,探索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再生产得以正 常运转的本原。陈旭峰编著的《乡村社会转型对教育 转型影响的机制与路径研究》以我国乡村社会转型对 教育转型影响的机制与路径为研究内容,结合社会学 、教育学、人口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 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 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方法与综 合评价方法,力求使研究更为系统和科学,为乡村和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寻求可行之路。
作者简介
陈旭峰(1983--),男,浙江兰溪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现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曾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才斋奖学金”等奖励与荣誉,至今已在《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第一章 乡村社会转型对教育转型影响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国家一社会”的关系格局 第二节 “场域”与“惯习”的关系 第三节 精英意识形态的博弈与选择 第四节 “意识生态”与“意识心态”的关系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乡村社会转型的背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乡村社会转型的表现 第三节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转型的表现 第三章 当前乡村教育转型的社会转型背景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第三节 农民市民化水平的提高 第四章 国家、地方与个人:当前乡村教育转型的表现 第一节 乡村中的国家:乡村教育转型的宏观表现 第二节 乡村中的地方:乡村教育转型的中观表现 第三节 乡村中的个人:乡村教育转型的微观表现 第五章 乡村社会转型对教育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市民化水平对农民学校教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市民化水平对农民家庭教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市民化水平对农民社会教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调查问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