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精)/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

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精)/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

  • 字数: 741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汪凤炎|总主编:燕国材
  • 商品条码: 97875444663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8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汪凤炎所著的《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精)》 先用两章的篇幅分别探讨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研究的对 象、意义与方法等问题,以及中国养生活动与心理养 生思想的诞生及演化轨迹;第三至第六章探讨先秦道 家、儒家、杂家、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第七至第十 一章系统阐述秦汉至唐代道家、早期道教、儒家、禅 宗、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第十二至第十五章系统阐 述了五代至明清时期儒家、全真教、医家、养生家的 心理养生思想:第十六章阐述中国近现代的心理养生 思想:最后一章揭示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特色、科学 性与价值。中国传统心理养生思想的最大贡献是孕育 了一个兼顾生理-心理-自然-社会四因素的整体养牛 模式。经过批判性地吸收、诠释与转换,中国传统的 心理养生观、原则和方法对今人进行身心保健和养生 延年等活动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汪凤炎,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曾荣获 第六届中心高等学饺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中国图书奖等。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目录
第一章 关于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三个问题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心理养生思想 一、促进中国特色心理卫生学或健康心理学的建设 二、为今人养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心理养生观以及养生原则和方法 三、促进中国心理学史和中国文化心理学自身的发展 四、弘扬祖国优秀养生文化遗产,充实世界心理卫生思想 第二节 三个核心概念的厘定 一、什么是养生 二、什么是心理养生思想 三、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含义 第三节 怎样研究中国心理养生思想 一、基本研究原则 二、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养生与心理养生思想的诞生及演化轨迹 第一节 多因素互动:中国养生与心理养生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人重养生 二、养生重养心与调神 第二节 多源头性:中国养生与心理养生思想的起源 一、中国养生活动的起源 二、处于起源期的中国心理养生思想 第三节 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演化轨迹 一、先秦时期的心理养生思想 二、秦汉至唐代的心理养生思想 三、五代至明清时期的心理养生思想 四、中国近现代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三章 道法自然:先秦道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心理养生思想 一、《老子》的心理养生观 二、《老子》的心理养生原则 三、《老子》的心理养生方法 第二节 文子与宋尹学派的心理养生思想 一、文子的心理养生思想 二、宋尹学派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三节 《庄子》的心理养生思想 一、《庄子》的心理养生观 二、《庄子》的心理养生原则 三、《庄子》的心理养生方法 第四节 对先秦道家心理养生思想的评价 一、主张效法自然以养生 二、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的整体养生模式 三、从形神兼顾偏向重调神轻养形 四、重自然因素轻社会因素 五、将养生放在首要位置 六、心理养生方法可用作治国安邦之道 七、对同时期养生思想家和后世养生思想家影响巨大 第四章 修德养心:先秦儒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心理养生思想 一、孔子的心理养生观 …… 第五章 博采众长且杂而不混:先秦杂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六章 整体养生:先秦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七章 法天顺情:秦汉至唐代道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八章 众术合修:早期道教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九章 修德养神:秦汉至唐代儒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章 养心为本:禅宗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一章 整体养生:秦汉至唐代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二章 修德养心:五代至明清时期儒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三章 性命双修:全真教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四章 整体养生:五代至明清时期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五章 整体养生:明清时期养生家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六章 整体养生:中国近现代的心理养生思想 第十七章 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特色、科学性与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