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狱观念与中古文学

地狱观念与中古文学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陈龙
  • 商品条码: 97875161895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陈龙著的《地狱观念与中古文学》系统地阐发 了地狱观念与中古文学的互动关系,涉及佛教人生观 、果报观以及佛教伦理、仪轨等问题,重点讨论了佛 教地狱观念与中古小说、地域观念与诗歌创作(包括 精英诗歌和白话诗歌)两个方面的问题。 本书认为,地狱观念的传播不但突破了中古小说 的历史叙事传统,刺激了虚构意识的产生,提升了小 说的叙事能力,扩大了小说叙事的空间,使得小说的 叙事篇幅大大增加,同时还对精英诗歌和白话诗歌创 作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陈龙,1976年3月生,山西忻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与宗教、五台山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项目6项。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目的 二 用语及限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范围和方法 第一章 背景分析 一 地狱观念的传人 (一)佛教地狱观初传 (二)道教地狱观产生 (三)地狱观传入民间 二 地狱观念概述 (一)地狱观念与佛教人生观 (二)地狱观念与佛教果报观 (三)地狱观念与宗教道德 (四)地狱观念与佛教教义 第二章 人物类型 一 泰山府君 二 阎罗王 (一)阎罗王传说源流——从印度文学到佛教经典 (二)阎罗王形象演变——从佛教经典到中国文学 (三)帝王将相 第三章 母题阐释 一 暂死人冥 (一)、亡魂托梦 (二)死后来报 (三)生入地狱 (四)阴间误勾 二 地狱审判 三 巡游地狱 四 复活还魂 (一)魂返本体 (二)借尸还魂 五 说明缘由 第四章 地狱描写的渗入对中古小说的影响 一 汉魏六朝 (一)对于历史叙事的突破 (二)对于虚构意识的促成 二 隋唐五代 (一)人生表现主体性的转变 (二)故事情节的曲折完整 第五章 唐代地狱观念的传播及其对唐诗的影响 一 唐代地狱观念的传播及其对韩愈的影响 (一)佛教类书与地狱观念的传播 (二)唱导、俗讲、变文与地狱观念的传播 (三)变相与地狱观念的传播 (四)唐人小说与地狱观念的传播 (五)韩愈诗歌中的地狱意象 二 唐代白话诗中的地狱世界——以王梵志、寒山、拾得、庞居士诗为中心 (一)白话诗中的地狱所在 (二)白话诗中对地狱的想象 第六章 中古文学对汉译佛经的影响——以地狱故事为中心的考察 一 《弟子死复生经》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七章 地狱类文学作品与僧传 结论 附录一 也谈《古小说钩沉》的用书版本——以《辩正论》为中心的考察 附录二 《古小说钩沉》校勘一 则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