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舍文论四十四讲

老舍文论四十四讲

  • 出版社: 文物
  • 作者: 吴小美
  • 商品条码: 97875010476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吴小美,1933年出生,江西临川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退休。历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与老舍相关的专著有:《老舍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老舍与中国革命》《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老舍小说十九讲》《老舍精阅》。曾获国家社科奖二等奖一次,省级奖多次。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三次参与 部分教材的编定工作。曾被评为全国很好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获国务院嘉奖。
目录
认识文学的重要途径——解读《文学的特质》 辩证的文学观念——解读《文学的创造》 老舍的作品里有老舍在——解读《文学的风格》 受到大多数读者深爱的文学样式——解读《小说》 “我想写中国人的伟大”——解读《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 一部“失败”的文学作品——解读《我怎样写〈猫城记〉》 “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解读《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老舍文化心理和人格心态的深层蕴含——解读《谈幽默》 语言大师,风格巨匠——解读《言语与风格》 创作是永久的·理论是短暂的——解读《论创作》 又是“幽默”——解读《<老舍幽默诗文集>序》 笑与笑是不同的——解读《滑稽小说》 一位作家评另一位作家——解读《读巴金的<电>》 一位对老舍“影响”和“印象”都最深的外国作家——解读《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 又一篇谈幽默的短文——解读《“幽默”的危险》 最有资质和经历论说这个问题的人是老舍——解读《教育与文艺》 六十多年前老舍对鲁迅的认识——解读《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 对文武双全的将军的赞颂——解读《抗战诗歌集<二辑>序》 艺术修养与办事能力都重要——解读《战时的艺术家》 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文论——解读《青年与文艺》 似谈人物,实谈作家——解读《略谈人物描写》 一篇实事求是的工作小结——解读《略谈抗战文艺》 老舍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解读《如何接受文学遗产》 胜过教科书中“大”道理的短文——解读《怎样读小说》 文艺的真价值之一——解读《文艺的工具——言语》 极高的评价与要求——解读《漫画》 一篇初步的自我总结——解读《写与读》 客观观察与主观情感的结合——解读《人、物、语言》 又一篇小说创作经验谈——解读《人物·语言及其他》 又一篇谈语言问题的文论——解读《儿童剧的语言》 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短文——解读《学生腔》 自谦出的真道理——解读《越短越难》 所有的文艺都应该是大众的——解读《大众文艺怎样写》 要认识老舍不可不读的文论——解读《<老舍选集>自序》 对新政府好政权的歌颂——解读《<龙须沟>写作经过》与《<龙须沟>的人物》 老舍写散文的经验谈——解读《散文并不“散”》 一篇奇文——解读《诗与快板》 不是“梦”,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解读《<红楼梦>并不是梦》 又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好文论——解读《谈文学简练》 经验虽“点滴”,但很重要——解读《喜剧点滴》 一篇真正理解古为今用目的和途径的文论——解读《古为今用》 一位杰出散文大师的经验谈——解读《散文重要》 最足以显示作者才华的语言——解读《喜剧的语言》 不可把政策当作主题——解读《题材与生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