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

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

  • 字数: 482
  • 出版社: 中国文联
  • 作者: 姚中秋
  • 商品条码: 97875190189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姚中秋著的《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疏 解《尚书》之《尧典》《皋陶谟》篇章大义,以阐明 中国文明诞生之过程,窥华夏——中国之道。本书参 酌古传、今注,不仅解析字、词、句之微言大义,疏 解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未言及言外之意, 还首倡对中西方文明源头进行对比。本书参阅经籍, 随文注出,但不作烦琐考辨,径下定论,又参考近世 以来考古材料,以为文献佐证。可谓源头既清,波澜 自阔。
作者简介
姚中秋,陕西蒲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弘道书院院长,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儒家义理之当代阐释,近年出版《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二卷、《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国史纲目》、《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等。
目录
撰述说明 经文 《尚書·堯典》 《尚書·臯陶謨》 上部:《尚书·尧典》大义浅说 一、敬天法古 《尧典》为《尚书》首篇,以“曰若稽古”四字开篇,彰显、也确定了中国人敬天而法古之心智。 二、肇启华夏 孔子列《尧典》于《尚书》首篇,盖在孔子看来,尧肇造华夏。 三、为政以德 《尧典》起首简练概括尧之七德,尧之形象巍然矗立,“为政以德”中国治理之道由此定调。 四、克明俊德 “克明俊德”意谓帝尧能让自己本有的俊美之德更为显明,然而,人何以有“明德”?“德”何以曰“明”?何以“克”明之?如何“明”之? 五、合群之道 帝尧克明俊德,向外发用,影响于人,以亲九族,辨章百姓,协和万邦,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最终构造超大规模之文明共同体:华夏—天下。 六、和而不同 尧以其卓越德行发明、运用合群之道,从而肇造华夏,初建天下秩序,天下万民也因此而发生变化,进于普遍之和的状态。 七、敬顺昊天 帝尧绝地天通,而敬顺昊天。中国人之心智、中国文明之根本特征,大本在敬天,而非崇拜唯一真神。 八、王历法天 帝尧确立敬天之礼,而天不言,则人法天而生、法天而治,就不能不“观乎天文”,以文为治。万物皆有其文,最为醒目者为“天文”。 九、天人不二 帝尧建立天象观测体系,制作阴阳合历,借王权通行于天下,由此,天下人得以循天而生,天下得以法天而治。 十、选贤与能 帝尧有公天下之心,在完成合和华夏、确立敬天并作历这两项奠基性工作后,开始寻找继位者。 十一、自主自立 面对洪水泛滥,圣贤起而治水,昭示中国精神:本无救世主,人挺立于天地之间而自主自强。 十二、舍己从人 帝尧认为鲧不足以担当重任,但众人坚持,尧乃遵从多数意见,由此确立公共事务决策之一般原则:舍己从人。 十三、天下为公 《尧典》用相当大篇幅记“选贤与能”,此为圣贤确立之治理大原则,其依据则是“天下为公”。 十四、敬天而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