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诗宋词里的趣事

唐诗宋词里的趣事

  • 字数: 13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季风
  • 商品条码: 97873012749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汲取祖先智慧,回归传统文化,是当今众多有识 之士的共识。在回归传统的路上,我们能更好地认清 自己,看清周遭。因此,围绕《道德经》、唐诗宋词 、四书五经,我们策划了本系列图书。本书即为其中 之一。 季风所著的《唐诗宋词里的趣事》以古代诗词创 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为时代背景,收录当时的数十 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让我们 能够更多地了解诗词背后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喜悦 和哀愁,进而带给广大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季风,知名教育专家,退休前曾就职于山东省某地区教委,退休后主要从事国学类的研究与创作。先后出版过《北大国学课》《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轻松学国学》等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北大国学课》自201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加印十余次,名列全国历史类畅销榜前五名,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畅销榜第3名,2013年度全国畅销的历史读物之一,2014年畅销的国学类图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乐府谱写历史: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赫赫有名的“因诗杀人”是否确有其事? “秦淮有水水无情”仅指的是地方名吗?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吁嗟逢橡媪”体现了怎样的一种苛政? 第二章/律诗明心言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炬成灰泪始干”隐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经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故事? “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因为作者取得了功名吗?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深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名句是谁创作的? “想见读书头已白”是什么意思?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作者经历了哪些坎坷? 第三章/山水田园自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泉石上流”是诗人的真实所见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云梦泽”是哪里? “昔人已乘黄鹤去”是诗人亲眼所见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移石动云根”中的“石头”真的动了吗? “独怜幽草涧边生”是诗人真的喜欢草吗? “一水护田将绿绕”是怎样的田间写照? “千山鸟飞绝”真的没有鸟了吗? 第四章/边塞战争苍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在哪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怎样的塞外景色? “醉卧沙场君莫笑”说的是诗人喝醉了吗?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是哪里? “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真是梨花吗? “请君暂上凌烟阁”中的“凌烟阁”是什么地方? 第五章/浪漫自由追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为什么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尽的是什么欢?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最浪漫的情书? 什么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了隐士们怎样的浪漫情怀?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描写了晏几道怎样的浪漫邂逅与追寻? 第六章/现实主义情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青海头”说的是哪里?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情怀吗? “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在讽刺宦官专宠吗?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花的名称吗? “可怜无定河边骨”中的“河边骨”有什么故事? “茂陵何事在人间”是在讽刺谁? 第七章/婉约柔美词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中的“衣带渐宽”暗指什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写的是怎样的场景? “天上人间”中的“天上”和“人间”分别指什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指的是谁?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八章/豪放激昂词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马作的卢飞快”中的“的卢”指的是哪匹马?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有什么典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的英雄有谁? “一为钓叟一耕佣”中的“钓叟”和“耕佣”指的是什么?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有关的事和人有哪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