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精)/哈佛中国史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精)/哈佛中国史

  • 字数: 329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美)陆威仪|总主编:(加)卜正民|译者:张晓东//冯世明
  • 商品条码: 97875086644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精)》是“哈佛中国史” 丛书的第三卷。一直以来,唐朝堪称中国的“黄金时 代”,它在商业、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上所 达到的成就,远非其他朝代所能匹敌。作者陆威仪抓 住唐帝国疆域扩张到极限时的这一充满活力的时期, 以西方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关照为支点,选择西方读者 对于中国历史较为关注的问题,站在中国的外围来观 察和描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唐朝作为世界性帝国 的诸层面,重点从商业(海陆贸易)、宗教和文化( 文学、绘画、陶瓷等)等面向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 浪漫气息的盛极一时的帝国景象。
作者简介
冯世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唐史、中国古代民族史。 张晓东,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郑和研究中心兼职助理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成员,专攻中国运河史、中国军事史和东亚海洋史、海上丝绸之路问题,以及当前海洋地缘战略问题。著有《汉唐漕运与军事》《汉唐军事史论集》等。 卜正民 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亲自撰写其中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已译为中文的作品多达十几种,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他主要作品有:《秩序的沦陷》《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纵乐的困惑》《维梅尔的帽子》《杀千刀》等。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师从何炳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中前3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以及《早期中国的写作与权威》《早期中国的空间构造》等。
目录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1章 帝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古代的心脏地带—关中 东北部、中原和四川 南方 漕运 “内部”领域与“外部”领域 第2章 从开国到内乱 唐帝国的巩固 玄宗皇帝的统治和“安史之乱” 唐朝军事制度 中国的中世纪“贵族” 唐朝法律 土地所有制与赋税 第3章 藩镇与专使 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博弈 党 争 地方权力的多元化 军事地方主义和新的政治角色 财政地方主义和新的政治角色 第4章 城市生活 长安和洛阳的布局 长安的花街柳巷 花卉热 唐朝城市的商业化 税收与货币 第5章 乡村社会 土地占有的新形态 农业技术 长途贸易和商业化 茶叶和糖 第6章 外部世界 称“天可汗”的唐朝统治者 东亚的出现 国际贸易重组 在唐朝的外国人 被看成异族的佛教徒 第7章 宗族关系 唐代家庭中的妇女 祖先祭祀的变化 唐代大族 大族的终结 第8章 宗教 唐代的道教 道姑和女仙 中国化佛教的出现 国家和地方的儒教礼仪 儒教经典的重新解读 印刷术 第9章 写作 初唐诗的基调和辞藻 盛唐诗对前代诗歌的继承 不断变化的诗人形象 唐代传奇 散文 结语 致谢 日期和年代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