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精)/哈佛中国史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精)/哈佛中国史

  • 字数: 326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美)陆威仪|总主编:(加)卜正民|译者:王兴亮
  • 商品条码: 978750866484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陆威仪著的《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精)》是“ 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如同古希腊和古罗马之 于西方,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 时代。作者陆威仪将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置于全球史 、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考察,深入探讨了这一古 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全书分十个专题,各专题又 以时间演进为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秦汉二朝的 概貌与演变,不仅覆盖广度令人惊叹,而且笔法精细 ,见解精到,为我们重新认识早期中华帝国提供了广 阔而独特的视角。
作者简介
王兴亮,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著有《清末民初乡土教育研究》,译著有《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整理出版《病鹤遗稿》等;参加《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等国家和省市古籍文献整理项目,目前研究方向为思想史和文化史。 卜正民 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亲自撰写其中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已译为中文的作品多达十几种,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他主要作品有:《秩序的沦陷》《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纵乐的困惑》《维梅尔的帽子》《杀千刀》等。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师从何炳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中前3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以及《早期中国的写作与权威》《早期中国的空间构造》等。
目录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一章 帝国版图 早期中华帝国的区域 区域和风俗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前897—前202年) 对地方势力的压制(前202—前87年) 地主所有制和地方主义的复兴(前87—88年) 与世隔绝的东汉(25—168年) 军阀和国家的解体(169—220年) 第二章 一个备战中的国家 独裁者的出现 秦的家国和“天下” 《商君书》和秦国的困境 第三章 矛盾重重的帝国 秦始皇的集权 秦的继承者和敌人:汉 秦的败亡及其后世之谜 第四章 帝国的城市 诸侯列国及其早期帝国的城市 帝国都城的创设发明 第五章 农村社会 铁器、灌溉以及规模经济 村庄和乡野 豪强大族 第六章 外部的世界 游牧民族和匈奴 边防军队 西 域 羌和乌桓 周边定居民族和对异域的崇拜 第七章 宗族 宗族和家庭中的性别 性别和权力的空间结构 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 成年女性和成年男子 老人和先祖 第八章 宗教 联结点 国家信仰 对死者的祭奠 地方信仰 有组织的宗教运动 第九章 文学 “道”的竞争派别 经与传 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史学著述 诗 赋 儒家著作 第十章 法律 法律和宗教信仰 法律和行政管理 法律和语言 法律和刑罚 法律和调查 法律和劳役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