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

  • 字数: 26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琳
  • 商品条码: 97875097963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李琳著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 机制及模式选择》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角契入,以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一驱动机制一模式选择为 主线,探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估和驱动 机制,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选择.以及每 一种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构建。本书创造性地构建 了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 ,定量评估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 特征,揭示了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及 其变化特征,填补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相关研究领域 的空白,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 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第二节 耗散结构理论 第三节 协同学理论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解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评价及比较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评价模型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空间分异 第一节 基于GcoDa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异测度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空间自相关测度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异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机理分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哈肯模型构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分阶段序参量识别 第四节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状态评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中心一腹地模式 第二节 “飞地”模式 第三节 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 第四节 省内城市间模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般运行机制构建 第二节 中心一腹地模式主导运行机制 第三节 “飞地”模式主导运行机制 第四节 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主导运行机制 第五节 省内城市间模式主导运行机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二节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 第三节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