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美金融道路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启示/国家智库报告

英美金融道路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启示/国家智库报告

  • 字数: 8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伍聪
  • 商品条码: 97875161867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伍聪著的这本《英美金融道路的历史经验与中国 启示》主要研究英美金融体系的兴衰,以及中国如何 通过互联网金融战略实现金融崛起。本书在“纵向” 进行基于历史维度300年的时期比较,“横向”进行 基于国家维度的英美国别比较,得到金融发展与实体 经济相辅相成、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缺一不可的历史 经验。以此为鉴,探讨在英美金融模式的历史经验基 础上,中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合,以此构建效率与 稳定动态平衡的新型金融体系,实现大国金融崛起。
作者简介
伍聪,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优秀奖教金。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货币与货币政策,代表论文有《“负利率”问题研究的演进与新进展》、《中国投资:规模与质量的两难选择》、《西方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研究评述》等,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社科基金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多个课题和项目。
目录
导论 一 英国金融模式兴起与衰落:金融效率的视角 (一)英国金融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 (二)英国金融模式的形成: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体系 (三)金融效率的缺失:走向集中垄断的英国银行体系 (四)英国金融模式的衰落:无法适应新经济内在需求 二 美国金融模式的兴起与衰落:金融稳定的视角 (一)美国金融模式的形成:投资银行体系概貌 (二)“大萧条”后的美国经济:为什么需要投资银行体系 (三)美国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投资银行体系如何推动 (四)金融稳定的缺失:美国工业化、去工业化、金融化的历史演进 (五)美国金融模式的衰落:兼谈“再工业化”的失灵 三 互联网金融兴起:中国的启示与实践 (一)“互联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灵魂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涵:替代还是融合 (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互联网金融源头与演进 (四)激励性补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各自优势 (五)机遇与对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合 四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体系:默顿功能理论的解读 (一)便利性:如何提升金融体系清算支付功能 (二)合作性:如何提升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 (三)虚拟性:如何为资本配置提供更多元时间空间渠道 (四)开放性:如何强化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担功能 (五)共享性:如何分享“大数据”和更充分的信息 (六)普惠性:如何在金融交易双方形成共同激励 五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稳定与效率:“大金融”框架的视角 (一)传承稳定器作用:明确银行体系的基础性地位 (二)发挥效率器作用:努力发展制度健全的互联网金融 (三)中国新型金融体系:基于“国家禀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动态发展 六 结语与政策建议 (一)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 (二)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缺一不可 (三)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五个基本判断 (四)关于中国金融的崛起: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