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课程(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用书)

新课程(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用书)

  • 字数: 200
  • 出版社: 新华
  • 作者: 耿红卫
  • 商品条码: 97875166270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在教育目标、 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但在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引起 了语文教育界学者的极大关注。耿红卫编著的《新课 程(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 展用书)》立足于新课程背景下,从语文名称的内涵 、语文课程的性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 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评价、语 文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十个方面 ,对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反思,并有针对 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简介
耿红卫,男,汉族,河南宁陵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语文课程教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首届全国松花江教育论坛学术委员、河南省语文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热点问题、中国语文教育史、海外华文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参编著作9部;上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27项;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科研奖励30项;获得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首届全国全口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30余项。
目录
代序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审视与反思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名称 第一节 语文课程名称的历史沿革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轨迹 二、对语文名称变更的思考 第二节 语文课程内涵的分歧 一、语文课程内涵的纷争 二、语文课程内涵的界定 第三节 为语文课程正名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争论 二、语文课程最佳名称:中语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时梳理 一、叶圣陶并非是“工具说”的首倡者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确立与理解偏差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语文课程性质的解读 一、突出语文的内涵,强调语文的交际性和文化功能 二、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内涵 三、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精神成长 四、强调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吸收,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 五、继续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为语文课程性质正名 一、语文课程“工具性”之质疑 二、语文课程“科学性”之确立 第三章 识字写字教学 第一节 识字写字教学改革新动向 一、提出汉字教育新理念 二、“识”、“写”分开,继续坚持“认识”、“学会”两种目标 三、增加写字课,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其有识字的兴趣和动力 五、突出识字写字评价的阶段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的识字写字教学指导策略 一、网络环境下识字写字教学的优势和弊端 二、网络环境下识字写字教学指导的基本原则 三、网络环境下的识字写字教学指导的具体形式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案例呈现 二、案例评析 第四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教学改革新动向 一、更新了现代阅读理念 二、突出“读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积累和阅读品位 …… 第五章 写作教学 第六章 口语交际教学 第七章 语文学习 第八章 语文教学评价 第九章 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第十章 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