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心理研究/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丛书/中南大学学术文库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心理研究/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丛书/中南大学学术文库

  • 字数: 233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赵书松
  • 商品条码: 97875096434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急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 产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其中,弱势心理的出现和扩 散蔓延是当前中国社会心理方面的一个典型现象,引 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 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和理解 当前社会弱势心理提供了有益启示,但是不足以深刻 回答为什么伴随着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社会心理却呈 现弱势化这一根本问题。鉴于此,赵书松著的《社会 转型时期弱势心理研究》以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为基 础,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弱势心理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 讨。 本书研究以社会互动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为理论 基础,主要分析四个问题,即社会转型时期弱势心理 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弱势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弱势心 理是如何扩散的、如何有效干预弱势心理。通过问卷 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单因素方 差分析、多重比较检验、层次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 法,。本书证实,收入差距、利益表达渠道缺失、政 治资本失衡和主观阶层认同对弱势心理均具有显著影 响。其中,低收入组弱势心理显著高于高收入组的弱 势心理;利益表达渠道缺失通过社会公平感、相对剥 夺感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弱势心理的产生;政治 资本失衡通过社会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的完全中介作 用间接影响弱势心理的产生;主观阶层认同通过社会 公平感、无助感和相对剥夺感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 响个体弱势心理的产生。本书部分证实了主动性人格 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倾诉一共鸣模型主要揭示 弱势心理个体扩散机制,羊群效应和瀑布效应模型主 要揭示弱势心理从个体向群体的扩散机制,而泡菜效 应模型主要揭示弱势心理从群体向个体的扩散机制。 为了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 、社会组织和个体等多种主体对弱势心理的调适作用 。本书结论既具理论价值,又富含管理启示。
作者简介
赵书松,中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升华育英学者,中南大学第七届“教学十佳”教师,中南大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开展绩效考核政治、员工非伦理行为、弱势心理、心理资本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各两项。在《南开管理评论》、《高等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结构安排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负面心理感知 2.2 个性研究 2.3 待研究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弱势心理产生机制理论分析 3.1 弱势心理概念解析 3.2 弱势心理影响因素 3.3 理论假设 3.4 本章小结 4 弱势心理产生机制实证研究设计 4.1 量表设计 4.2 数据收集 4.3 量表分析 4.4 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4.5 本章小结 5 控制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与测量项目描述性统计 5.2 人口统计变量方差分析 5.3 社会比较方向方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弱势心理产生机制实证研究 6.1 变量间相关系数 6.2 收入水平分组与弱势心理假设检验 6.3 利益表达渠道缺失与弱势心理假设检验 6.4 政治资本失衡与弱势心理假设检验 6.5 主观阶层认知与弱势心理假设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弱势心理的扩散机制 7.1 社会互动理论 7.2 从个体扩散到个体 7.3 从个体扩散到群体 7.4 从群体扩散到个体 7.5 扩散机制的进一步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弱势心理的有效干预 8.1 弱势心理的政府干预 8.2 弱势心理的组织干预 8.3 弱势心理的个体干预 8.4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全书总结 9.2 研究展望 9.3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