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冯友兰评传(精)

冯友兰评传(精)

  • 字数: 283
  • 出版社: 中国青年
  • 作者: 宋志明//梅良勇
  • 商品条码: 97875153419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冯友兰,20世纪著名思想家,哲学家;20世纪中 国哲学界发生的大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联;想了解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史,不能不了解冯友兰;想研究20世 纪的中国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冯友兰。宋志明,新时 期冯氏哲学思想研究专家,与冯先生相识40年,与冯 学相伴36年,此相识相伴过程,既包含批判的对待、 同情的研究,又包含理解的感悟。宋志明、梅良勇著 的《冯友兰评传》是穿越时空的思想交流、精神对话 ;《冯友兰评传》是《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的华丽 变身、完美再现。“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 薪。”
作者简介
梅良勇,1963年生,江苏沛县人。曾任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助教班学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访问学者。1995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7月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国现代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儒学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宋志明,男,1947年生于辽宁省吉林市。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为该校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家研究》、《熊十力评传》、《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通论》、《薪尽火传: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讲稿》、《国学十八讲》、《中国古代哲学发微》等30余部,发表论文250余篇。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八届高校名师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哲学分会委员、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有社会兼职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目录
再版自序 导言 第一章 好学深思之士 生于书香之家 选定哲学专业 加盟清华学派 贞元之际著书 顺世道变迁 第二章 叩开哲学之门 《人生哲学》的缘起 《人生哲学》述要 《人生哲学》评析 第三章 梳理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及出版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中国哲学史》的特色 《中国哲学史》的影响与价值 第四章 新理学的形上学 “理”“大全”是事物依照的本体 “气”是事物依据的条件 “道体”是事物得以派生的运动过程 第五章 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 从工夫论到方法论 正的方法:逻辑分析 负的方法:直觉表显 第六章 了解与觉解 “了解”及其限制 觉解及其功用 知行各有难易 第七章 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被动的人生 功利境界:主动的人生 道德境界:自觉的人格 天地境界:理想的人格 第八章 《新事论》与《新原道》 “文化类型”说 “继往开来”说 “道统新续”说 第九章 批判与回应 陈家康对新理学的批判 杜国庠对新理学的批判 胡绳对新理学的批判 贺麟对新理学的回应 第十章 重写中国哲学史 恢复学术自信 通论古今中国哲学 几个“非常可怪之论” 第十一章 巨擘重镇哲人 续编:再看冯友兰 冯学研究转型 讲儒学的新思路 晚年哲学观念更新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石 晚年定论谱新篇 新理学的形上维度 附录 冯友兰学术年表 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