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冯契文集(第1卷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增订版)(精)

冯契文集(第1卷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增订版)(精)

  • 字数: 277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冯契
  • 商品条码: 97875675365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哲学家进行理论的探索,是为了回答时代的问题 和哲学本身的问题。所以,理论的出发点就是问题。 哲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 关系(或者说自然界、精神以及观念三者的关系)。 这就是哲学理论探索的根本出发点。 《冯契文集(第1卷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增订版 )》主旨就是讲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特别 是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飞跃,获得关于性与天道 的认识。 冯契先生在哲学史研究中,把认识论的主要问题 概括为四个: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理论思维何以 把握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 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理想人格 或自由人格如何培养?本书对上述问题作了系统的考 察。
作者简介
冯契(1915-1995),原名冯宝麟,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经过一生的沉思,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目录
《<智慧说三篇>导论》 一、时代的问题 1.“古今、中西”之争 2.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 3.知识与智慧关系问题的时代意义 二、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前进 1.毛泽东著作的启发 2.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 3.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三、从比较哲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1.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2.近代中西哲学的冲撞、会通及哲学革命的不足之处 3.在方法论和价值观上比较中西哲学传统 四、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转识成智 1.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 2.思维由抽象到具体 3.转识成智的飞跃 五、《智慧说三篇》的基本思想 1.《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2.《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3.《人的自由和真善美》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第一章 心物、知行关系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心物、知行之辩 第二节 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来考察心物、知行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形和神、能和所的关系 三、主体的能动性 第三节 认识论的主要问题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二章 感性直观 第三章 理论思维 第四章 科学知识和逻辑 第五章 一致而百虑 第六章 具体真理和辩证思维 第七章 自然界及其秩序 第八章 心灵与人性 第九章 智慧和自由 冯契传略 本卷征引文献要目 索引 初版整理后记 增订版整理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