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派作家叙事研究

京派作家叙事研究

  • 字数: 21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崔荣
  • 商品条码: 97875161847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崔荣编著的《京派作家叙事研究》认为京派作家 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其叙事上的自觉与革新,他 们身处“非文学”的时代却对构成文本“文学性”的 相关诗学因素极为看重并勇于实践,由此文学现代化 的命题在京派作家那里有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推进, 并且这种现代化是通过本土化的诗学路径实现的。书 中细致解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文学及民族民间文 学在京派小说中的不绝嗣响与表现形态,比如,用传 统绘画散点透视法界定凌叔华的小说特点;用六朝文 说明废名;用笔记说明汪曾祺等,从而呈现京派小说 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探寻京派作家文学叙事路径、叙 事形态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具体诗学表现,精准确定其 规模和深度,阐发其价值意义,也省思其叙事困境。
作者简介
崔荣,女,文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民族民间文学。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规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研项目等。已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一部(第一作者),参与教材编写两部。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凌叔华:抽象的抒情 第一节 被压抑的情思 第二节 独特视角下的对话形态和文本的空间化、共时性元素” 第三节 逸品之貌 第四节 现代意识与“出位之思” 第二章 废名:魏晋的嗣响 第一节 人的发现 一 生命之悲的吟咏 二 生命之芜的袒露 三 生命意义的追寻 四 世界图景的拼接 五 社会历史的反思 第二节 文的自觉 一 断片的美学 二 对非严肃精神的重新发现 三 联想和想象 第三节 魏晋风度 一 清峻 二 通脱 第四节 自由精神与言语牢笼 第三章 沈从文:生命的传奇 第一节 传奇内涵 第二节 所传之奇 一 传奇之奇 二 传奇不奇 第三节 传奇之笔 第四节 生命意识与民族想象 第四章 汪曾棋:笔记的人生 第一节 边缘叙事 第二节 博物风貌 一 世间百态 二 人文情怀 第三节 随事曲折 第四节 性情之作 一 寂寞 二 温暖 第五节 人道主义与笔记边界 第五章 萧乾、芦焚:协奏与变奏 第一节 多而杂的文学影响 第二节 乡土中国的文学样式 一 承续传统诗教 二 择取乡土中国题材 三 塑造老中国人物形象 第三节 新的文学走向 第四节 感时忧世与文学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