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化经济发展(实证与路径)

生态化经济发展(实证与路径)

  • 字数: 380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陈晓雪//谢忠秋//刘东皇
  • 商品条码: 97875096420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晓雪、谢忠秋、刘东皇著的《生态化经济发展 (实证与路径)》以“绿色发展”为指导,以生态化经 济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经济、园区经济、科技创新、 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为框架,阐述了理论,进行了实 证,指明了路径。本书内容扎实,案例典型,数据丰 富,方法可靠,深度和前瞻性兼有;既有宏观之论, 又有中观之见,更有微观之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兼 顾,是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的有力之作。
作者简介
刘东皇,1980年出生于福建松溪,2011年获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民经济、宏观经济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指导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出版著作2部,参编教材1部,获常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科研奖项1O余项。在《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校“优秀班主任”、“优秀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谢忠秋,1964年6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常州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常州市钟楼区政协副主席。民盟钟楼区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市营销协会、工业工程协会、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常州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统计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学基本理论及应用与营销系统工程。担任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统计学》主持人、立项精品教材《应用统计学》主编。先后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以及市、厅级科研项目多项,成果曾获第二届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常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表彰奖励。 陈晓雪,1966年出生,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社会科学处处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兼任常州民营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常州市科协委员、常州市社科联理事、常州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校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民营经济、生态经济等。著有《苏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苏南模式嬗变.创新城市发展》、《三江源生态经济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主编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教材《人文社科概论》。在《理论前沿》、《江苏社会科学》、《企业经济》、《生态经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省哲学社会科学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常州市重大项目多项。其中有7项科研、教学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 一、阶段分析 二、结构演化 三、“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 四、“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 第二节 中国生态化经济发展 一、内涵 二、作用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国实践 第二章 生态化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化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生态学 二、循环经济理论 三、清洁生产理论 四、关键种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生态化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综合指标法 二、综合评价法 三、C0V—AHP: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四、其他方法 第三章 生态化产业经济发展 第一节 生态化产业经济的背景与内涵 一、背景 二、内涵 三、特征 第二节 生态化产业经济的内容和目标 一、内容 二、目标 第三节 生态化产业经济的载体和要求 一、载1本 二、要求 第四节 生态化产业经济的评价体系构建 一、体系结构 二、体系内容 第五节 生态化产业经济发展实证:江苏案例 一、江苏省产业发展现状 二、江苏省生态环境现状 三、实证研究 第六节 生态化产业经济发展之路径 一、发挥政府管理职能 二、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 三、强化企业和民众引导 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章 生态化园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 生态化园区概述 一、内涵 二、特征 三、原则 第二节 生态化园区的模式与机制 一、模式 二、机制 第三节 生态化高新园区发展:江苏案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特点 三、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生态化园区的评价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理论预选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 三、评价指标诠释 四、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五、权数的确定 第五节 生态化园区发展实证:江苏案例 一、评价的目的、对象、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指标层评价结果 三、准则层评价结果 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节 生态化园区发展之路径 一、着力改善生态化园区创新环境 二、加强对生态化园区创新的投入 三、提高园区的技术成果转化水平 四、推动园区产业生态化创新集群化发展 五、实现园区生态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融合 六、以“互联网”推进园区生态化发展 第五章 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 第一节 生态化技术创新概述 一、内涵和特征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的实践:江苏经验 一、江苏省技术创新的实践 二、江苏省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的实践 第三节 生态化技术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定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的实证:江苏案例 一、横向比较:30个省份 二、纵向比较:2004~2012年 第五节 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径 一、完善政府财政激励政策 二、提升企业生态化自主创新能力 三、发挥中间机构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生态化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五、健全生态化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第六章 生态化县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生态化县域经济概述 一、概况 二、本质 三、重点 第二节 生态化县域经济发展系统 一、系统结构 二、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 第三节 生态化县域经济发展:溧阳经验 一、生态化经济发展体系 二、生态化发展重点领域 第四节 生态化县域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一、总体构架 二、内容 第五节 生态化县域经济发展实证:溧阳案例 一、溧阳概况 二、溧阳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三、溧阳发展循环经济的Sw0T分析 四、溧阳生态化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第六节 生态化县域经济发展之对策 一、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二、大力发展县域绿色经济 三、打造县域“四众”新模式 第七章 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 第一节 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内涵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因和内容 一、动因 二、内容 第三节 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 一、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二、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四节 生态化民营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一、整体架构I 二、指标意义 第五节 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证 一、数据说明 二、静态分析 三、动态分析 四、差异原因分析 第六节 生态化民营经济发展之路径 一、领先区:提高生态融资水平 二、发达区: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三、中等区:打造低碳排放的民营工业体系 四、落后区:提高民营企业入驻的能耗和环境门槛 第八章 绿色发展:中国现代化新路径 第一节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深刻变革 一、创新发展 二、协调发展 三、绿色发展 四、开放发展 五、共享发展 第二节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二、绿色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 绿色发展的新举措 一、着力绿色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二、着力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三、着力管制,发挥主体功能区作用 四、着力节约,高效利用资源 五、着力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