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与使用(基于时间空间行为关系心理五维研究框架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与使用(基于时间空间行为关系心理五维研究框架的

  • 字数: 660
  • 出版社: 人民日报
  • 作者: 喻国明//吴文汐//何其聪//李慧娟//杨
  • 商品条码: 97875115394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杨雅,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欧盟EUl访问学者。参与编写《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等多部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网络社会动员、网络舆情研究。 李慧娟,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兼任杭州市舆情研究中心负责人,《国际新闻界》期刊编辑。参与编写《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新闻传播的人数据时代》等多部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媒经济、人数据与舆情分析等。 何其聪,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2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心理、文化传播、传媒经济。 喻国明,1957年9月生,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法学(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长江学者,国务院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人文学科重点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 吴文汐,女,1985年1月生,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至今在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合著学术著作两部,译著一部,参与编写书籍两部,主持 人文社科项目一项,省社科项目一项,团省委课题一项,校内青年基金一项,并参与过十多项纵向及横向课题的研究,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架构 一、研究框架建构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研究框架的具体结构 第三节 调查方案与样本结构 一、调查方案总体设计 二、数据处理方案说明 三、样本结构 第四节 主要结论 一、传统媒体全面陷落,移动、社交、多屏以及多任务操作成为媒介使用新常态 二、PC端和移动端的用户特征、上网情境、网络功能使用特征均有所差异 三、社交通信类应用最受欢迎,本土社会化媒体知晓度和使用率明显高于国外社会化媒体 四、整体而言城市居民对电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体验和评价较高,其中移动互联网是最有潜力的媒介。该结果也受到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年轻、高学历人群对新媒体的体验和评价较高,而中老年、低学历人群对传统媒体有较高的体验和评价 五、一天中城市居民花费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在媒介使用上,仅次于在睡眠上的时间花费 六、媒介市场呈现出电视和互联网两强相争的寡头格局 七、同一类媒介的线下受众和线上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八、部分线下行为存在线上化特征,网络化依存曰益显著,网络社会确立 九、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时间配置方式和生活节奏 十、移动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的竞争共生关系因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十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进行内容和服务的输出是纸媒转型的出路 第五节 创新点、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三、未来研究展望 第二章 媒介发展趋势总报告 第一节 传统媒体全面陷落 第二节 移动.社交.多屏.多任务操作:媒介使用的新常态 一、移动:游牧式的媒介依存 二、社交:社会网络的重构 三、多屏与多任务操作:注意力的重新分配 第三节 网络社会确立泛网络化时代到来 第四节 媒介进化的可能性未来 一、虚拟与真实的渗透融合 二、嵌套式平台:媒介共生新形态 三、产品服务取代形式媒介 第三章 城市居民媒介接触与评价基础报告 第一节 媒介设备拥有与接人情况 一、媒介设备拥有情况 二、家中电视的连接方式 三、家庭上网方式 四、工作/学习场所的Wi-Fi上网情况 第二节 媒介消费情况 …… 第四章 城市居民全天行为轨迹描摹 第五章 城市居民媒介接触行为全景 第六章 各类媒介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深度挖掘 第七章 专题报告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