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政治平等研究/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丛书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政治平等研究/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丛书

  • 字数: 25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邓玉函
  • 商品条码: 97875161749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邓玉函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政治 平等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下,以政 治生活中的重要范畴一政治平等为研究对象,尝试对 政治平等的概念内涵、历史沿革、生成根据、价值体 系进行深入的理论探析,力图描绘出人类政治平等思 想的历史图景,并揭示出政治平等的理论特征和生成 逻辑。在此基础上,本书寄希望于在政治平等的理性 研究和反思中构建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平等的理性维度 ,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有益 的理论依据。政治平等的问题是体现个人与国家、国 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 规范里研究政治平等问题,它的目的是为当代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政治平等在当 代的价值向度关乎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从本书的立 论基点出发,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政治平等的主 体诉求,包括从人的至善生活到善治政府的诉求、人 的主体意识彰显的诉求和人与社会基本和谐的诉求。 基于此,本书尝试提出当代中国无差异共识的政治平 等维度,包括宪政的民主治理、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构建学习型政府,从而在政治平等的理性研究和反思 中构建一个自由、平等、民主、进步和文明的理想社 会。
作者简介
邓玉函,云南个旧人,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习与探索》《学海》《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批判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序 导论 一 政治乎等问题的缘起 二 人的平等诉求表现为人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 全文脉络的呈现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四 政治平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平等与政治平等 一 平等的概念辨析 (一) “平等”概念的考证 (二) 对“平等”概念的基本界定 (三) 平等与公平、公正、正义、平均、均贫的概念辨析 二 “政治平等”观念的产生 (一) 平等的原始状态 (二) 原始平等状态的毁灭 (三) 政治平等观念的外化:原始平等运动 三 “政治平等”观念确立的历史基础 (一) 古希腊城邦体制下政治平等的原初状态 (二) 古罗马自然法下政治平等的理性认知 (三) 近代西方政治平等观念的完善和确立 (四) 政治平等的基本规定 四 政治平等的理论特征 (一) 政治权力与主体权利的形成 (二) 政治上的平等与差异 (三) 政治平等的实现方式 第二章 从自然法则到现实诉求 ——政治平等理论的历史审视 一 西方政治平等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西方早期对平等思想的理论探源 (二) 启蒙思想家和功利主义思想家对理想秩序的设计 (三) 近代思想家对政治平等的要求 (四) 现当代新自由主义对政治平等的探索与争论 二 中国思想史上政治平等理论的嬗变 (一) 大同思想的理想境界 (二) 农民军的平等要求 (三)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平等主张 (四) 中国思想史中政治平等思想的反思 三 中西方政治平等理论的差异及其历史启示 (一) 政治之性与自然之性——中西方政治平等发展线索的差异 (二) 整体利益和谐论与个人利益增长论——中西方政治平等理想的差异 (三) 大同理想的幻想与政治秩序的设计——中西方政治平等实现途径的差异 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平等的创立 (一)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平等的基本思维 (二)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平等的经济学视角 (三)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平等的超越性理想 (四)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平等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 政治平等的生成根据 一 政治平等的解读范式 (一) 政治平等的解读范式 (二) 政治权力与主体权利 (三) 国家与公民 二 政治平等的生成形式 (一) 政治平等的历史生成形式:早期基督教平等 ——自然法平等——政治平等 (二) 政治平等的理性演绎形式: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三) 政治平等的理论核心形式:权利平等与权力平等 三 政治平等的展开过程 (一) 政治平等的层次展开 (二) 政治平等的主体性展开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平等的批判性视角展开 四 政治平等的构成内容 (一) 政党平等权 (二) 阶级平等权 (三) 民族平等权 (四) 法律平等权 第四章 政治平等的范畴体系 ——政治平等的价值标准、目标、原则、途径和保障 一 正义:政治平等追求的首要价值 (一) 正义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善,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二) 正义是政治平等的价值评判标准 (三) 正义对政治平等的支配作用 二 自由:政治平等的价值旨归 (一) 自由:政治秩序守护的终极价值目标 (二) 自由与平等的同一性和对立性 (三) 自由是政治平等最高层次的价值理想 三 公平:政治平等的治世原则 (一) 公平: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二) 公平是政治平等的价值延伸 (三) 公平是政治平等的制度本性 四 民主:政治平等的实现途径 (一) 民主:主权在民的基本规则 (二) 民主是政治平等的合法性根基 (三) 民主为政治平等的实现提供了运行的规则 五 法治:政治平等的保障机制 (一) 法治:现代政治文明的必要条件 (二) 法治对公民政治平等权利的保障意义 (三) 法治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保护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平等问题 一 政治平等的当代意义 (一) 政治平等的价值向度在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 (二) 政治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诉求和社会理想 (三) 现代性社会更需要建构实现平等的规范政治哲学 二 政治乎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平等价值 (二) 政治平等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三) 政治平等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 三 当代中国政治平等的主体诉求与出路 (一) 人类从至善生活到政府善治的诉求 (二) 人的主体意识彰显的诉求 (三) 人与社会基本和谐的诉求 四 当代中国无差异共识的政治平等维度 (一) 宪政的民主治理:政治平等的重要维度 (二)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政治平等的分配维度 (三) 学习型政府的构建:政治平等的效用维度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