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屈原及楚辞学论考/文学史研究丛书

屈原及楚辞学论考/文学史研究丛书

  • 字数: 523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常森|总主编:陈平原
  • 商品条码: 978730126477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常森著的《屈原及楚辞学论考》着意于揭示屈辞 之现实触媒,澄清学术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力图从 根本上彰显真实而鲜为人知的“历史的屈原”,并以 出土和传世文献,给出富有实证性的诠解。借助个案 研究,揭明屈子精神和艺术的特质,论析《远游》在 思想、文化、文学史视野中的独特性,破解它所勾连 的一系列重要史实。此书继《屈原及其诗歌研究》之 后,以新的论域,进一步重新书写了屈原在中国历史 及中国思想、文化、文学各专门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作者简介
常森.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于韩国外国语大学讲学,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于东京大学讲学。近年主要研究诗经学、楚辞学、先秦诸子、简帛文献与战国学术思想史等。已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文献》《国学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或集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出版专著《先秦诸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屈原及其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多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屈原作品的现实触媒 第一节 从“王甚任之”到被疏 第二节 从第一次被放到重获起用及此期作品考 第三节 第二次被放及此期作品考 第四节 屈原之大时代 余论 第二章 屈原之人生追求模式 第一节 屈原人生追求之三层面 第二节 屈原人生模式之双向性 余论 第三章 屈作之历史视野 第一节 屈作历史视野中的楚史要素 第二节 “三后”或“三五”:人君之楷式 第三节 “吉故”:明君贤臣之遇合 第四节 人君的反面教材 第五节 屈子同类及同命运者 第六节 其他要素 余论 第四章 屈原天命观及其解构 第一节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第二节 “天命反侧” 第三节 “皇天之不纯命” 余论 第五章 屈原:观照儒学传播与影响的重要个案 第一节 屈作与传世儒典之关联 第二节 屈作与《五行》学说 余论 第六章 《招魂》:屈原而非宋玉营构的奇诡世界 第一节 宋玉代言说之空洞及迂曲 第二节 《招魂》结局与下招目的之背离 第三节 “为招之术”:《大招》作为关键参证 第四节 序乱辞难点考释:以主体行为及特征为核心 第五节 既有研究之问题以及《招魂》本意 余论 第七章 论《远游》非屈原所作及其创作时期、历史渊源与实质 ——以仙观念、道学背景、文学史及思想文化史线索为核心 第一节 《远游》仙观念及其与核心比照系统的根本歧异 第二节 《远游》道学根基及其对屈作核心比照系统的背离 第三节 《远游》创作时期:基于文学史线索的论析 第四节 《远游》创作时期:基于思想文化史线索的论析 余论 结语 附录论《离骚》篇题之义 书名篇名人物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