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结果加重犯研究

结果加重犯研究

  • 字数: 26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田坤
  • 商品条码: 97875161798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田坤著的《结果加重犯研究》对结果加重犯的概 念、法理的演进、主观构造、形态、边界以及基本犯 罪与加重结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 探讨。
作者简介
田坤,山东高密人,1982年4月生,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助理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反腐败研究。参与“中外打击和预防腐败有效措施比较研究”、“惩治和预防腐败绩效测评”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第一章 结果加重犯概说 第一节 结果加重犯的概念 一 结果加重犯的定义聚讼 二 结果加重犯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结果加重犯之法制沿革 一 结果加重犯立法方式的变迁 二 大陆法系结果加重犯的发展:以德国为例 三 英美法系结果加重犯的发展:以英美为例 四 我国结果加重犯立法的演变 五 结果加重犯法制发展的要义 第三节 结果加重犯在加重犯体系中的定位 一 结果加重犯与情节加重犯 二 结果加重犯与数额加重犯 第四节 结果加重犯的分类 一 故意的结果加重犯、过失的结果加重犯与偶然的结果加重犯 二 基本犯罪为故意犯的结果加重犯与基本犯罪为过失犯的结果加重犯 三 纯正的结果加重犯与不纯正的结果加重犯 四 结果危险的结果加重犯与行为危险的结果加重犯 五 单一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与复合行为的结果加重犯 六 基本犯罪既遂的结果加重犯与基本犯罪未遂的结果加重犯 第二章 结果加重犯法理的演进 第一节 “自陷禁区”理论及继受 一 “自陷禁区”理论 二 间接故意理论 第二节 单一形态论:客观的处罚条件说 一 单一形态论将加重结果视为客观的处罚条件 二 加重结果与作为客观处罚条件的结果(状态) 三 单一形态论与责任主义的紧张关系 第三节 因果关系说 一 条件说 二 相当因果关系说 三 因果关系说的局限 第四节 复合形态论:故意过失竞合理论 一 复合形态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 复合形态论面临的理论困境 第五节 危险性说: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别 一 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的“缘分” 二 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在结构上的比较 三 “危险性说”产生的背景 四 “危险性说”的内涵 五 对“危险性说”的评价 第六节 结果加重犯的发展方向 一 废除论:结果加重犯百无一 用 二 保留论:结果加重犯功大于过 三 改进论:结果加重犯重任在肩 第三章 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构造 第一节 “故意+过失”的结果加重犯类型 一 “过失”与“预见可能性” 二 “至少有过失”与“具有预见可能性”的解释论意义 三 “故意”与“过失”的关系 四 “故意+轻率”:限制结果加重犯成立范围的尝试 第二节 “故意+故意”的结果加重犯类型 一 “肯定论”与“否定论”的对立 二 “基本犯罪+致人重伤”的情形 三 “基本犯罪+致人死亡”的情形 四 “故意+故意”的结果加重犯的范围 第三节 “过失+过失”的结果加重犯类型 一 “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对立 二 “过失+过失”的结果加重犯的结构 第四节 “过失+故意”的结果加重犯类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三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构 第四章 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的形态 第一节 基本犯罪预备、未遂的结果加重犯 一 “基本犯罪预备+加重结果”的情形 二 “基本犯罪未遂+加重结果”的情形 三 “危险性说”的贯彻 四 “基本犯罪未遂+加重结果”的犯罪停止形态 五 故意的结果加重犯的情形 第二节 基本犯罪的对象与加重结果的对象 一 对象的一致性:结果加重犯成立的前提 二 “一致性”标准的展开 三 认识错误的情形 第三节 基本犯罪的结果与加重结果 一 基本犯罪的类型:是否包括危险犯 二 基本犯罪结果与加重结果的组合形态 三 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性质 第四节 “基本犯罪+不作为+加重结果”的性质 一 “基本犯罪+不作为”导致加重结果的行为类型 二 “肯定说”与“否定说”的争议 三 不法前行为是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来源 四 “基本犯罪+故意不作为+加重结果”的结构 第五章 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的关系 第一节 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的关系概述 一 问题的提出:从四个案例谈起 二 “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关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因果关系论的基本立场 一 令人眼花缭乱的因果关系学说 二 对相关因果关系学说的评价 三 本书的立场:限制的条件说 第三节 结果加重犯因果关系的认定 一 假设的因果关系 二 禁止溯及理论的应用 三 被害人的异常因素 四 重叠的因果关系 第四节 “直接性”概念的渊源与发展 一 “直接性”概念的源流 二 对“直接性”本质的争议 三 “直接性”理论的具体观点 第五节 “直接性”理论的展开 一 “直接性”的内涵 二 “直接性”的定位 三 认定“直接性”的基础 第六章 结果加重犯的边界 第一节 结果加重犯与结合犯 一 关系:异质、包容还是或然 二 结果加重犯与结合犯的区别 三 结合犯的结果加重犯 第二节 结果加重犯与法律拟制、注意规定、转化犯、可反驳的推定犯 一 法律拟制、注意规定还是转化犯、可反驳的推定犯 二 对学界争议的评论 三 “结果加重犯说”之提倡 四 “结果加重犯说”之贯彻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