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

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

  • 字数: 41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郁玉英
  • 商品条码: 97875161778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郁玉英著的《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采用尽可 能体现文学经典的本质特点及生成机制的方法寻找宋 词经典,选取了历代宋词主要选本、评点、唱和、20 世纪的研究以及互联网上超文本等代表三大读者群对 宋词选择性接受的可考性资料,根据统计学原理,选 出了一批穿越历史时空而广为传诵的宋词经典。结果 表明,宋词经典代有新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 经典词作(词人)的经典效应的演变轨迹各异。宋词经 典是时代性与超越性,恒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 这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文学观念 、读者接受心理与经典作家作品的内在特质碰撞交融 的结果。
作者简介
郁玉英,1973年11月生,江西萍乡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目前已在《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3项,出版论著2部。
目录
序 绪论 一 文学经典研究热的兴起及原因 二 古代文学经典研究的现状 三 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经典内涵和文学经典的特质 第一节 经典内涵的嬗变——从传统走向现代 一 传统经典观——作为历史遗留物的实在本体 二 现代经典观——作为历史实在和历史理解的统一体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特质与内涵 一 文学经典的特点 二 文学经典的内涵 第二章 宋词经典的确认 第一节 确认宋词经典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原则 一 理论依据 二 具体原则 第二节 确认宋词经典的具体方法 一 词作名篇的确认方法 二 词人名家的确认方法 第三节 宋词经典名篇的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 宋词经典名篇统计结果 二 数据分析——宋词经典名篇的格局 第四节 宋词经典名家的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 宋词经典名家的统计结果 二 数据分析——宋词经典名家的格局 第五节 关于结论合理性的思考 一 定量分析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必要性 二 定量方法确认宋词经典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第三章 宋词经典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文学经典生成机制的构成 一 内部因素 二 外部因素 第二节 宋词经典生成的效应机制 一 选评效应 二 名流效应 三 名句效应 四 本事效应 五 共生效应 第三节 宋词经典生成中的矛盾关系 一 个体独创性和普遍共通性 二 雅与俗 三 审美性和功利性 第四章 宋词经典的嬗变 第一节 宋词经典的时代嬗变 一 宋金时期的宋词经典 二 元明时期的宋词经典 三 清代的宋词经典 四 现当代的宋词经典 第二节 宋词经典的嬗变模式 一 宋词经典嬗变模式的类型 二 宋词经典名家的嬗变 第三节 宋词经典的嬗变特性 一 时代性与超越性并存 二 变异性大干恒定性 第五章 经典个案研究 第一节 千古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经典化 一 千古第一名篇地位的确认 二 经典化进程探析 三 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奥妙 第二节 在毁誉褒贬中前行:柳永及其词的经典化 一 宋金:在贬斥模仿与追捧传唱中成为经典 二 元明:在理解与认同的深化接受中声名愈隆 三 清代:毁誉更迭中保持经典地位 四 现当代:批评逆转中保持稳定的经典地位 第三节 异军突起:辛弃疾及其词的经典化 一 宋金:卓然成家,经典地位确立 二 元明:经典地位稳中微降 三 清代:影响增强,经典地位上升 四 现当代:称雄词坛,无与伦比 第四节 遗忘与追捧:姜夔及其词的经典化 一 宋金:经典地位确立,享誉词坛 二 元明:湮没无闻,经典地位失落 三 清代:声名再起,经典地位飙升 四 现当代:理性接受,经典地位稳中稍降 第五节 姜夔《暗香》的经典抒情模式 一 “清空”、“骚雅”的审美特质 二 《暗香》的抒情模式 三 《暗香》的典范性及其影响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本书数据来源——选本一览表 一 古代词谱 二 古代词选 三 近现当代词选 四 近现当代作品选 五 草堂系列 附录二 历代百首宋词经典名篇影响力排名的变化 附录三 《全宋词》常用调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