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研究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研究

  • 字数: 24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薛梅
  • 商品条码: 97875161809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代哲学家王畿(号龙溪)推崇“自然”、“真 狂”、“无欲”、“自悟”,创立了“龙溪心学”。 嘉靖、万历年间,龙溪心学在国内广泛传播,并远播 到日本等国,这使得《西游记》的作者接受王畿哲学 思想,并在以往“西游”故事基础上以龙溪心学为哲 学起点进行主旨和人物形象的再创造,《西游记》由 此诞生。薛梅著的《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研究》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哲学与文学的关系为切人点, 展开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研究。在厘清龙溪 心学学术个性基础上,分析《西游记》主旨和人物形 象的哲学意蕴,揭示了《西游记》高扬主体人格、崇 尚真性自由、追求狂狷率性、否定世俗乡愿,并主张 主体以自省的方式展开心性修持、顿悟彻悟,而达到 自然无欲,回复本体至善的主题思想。
作者简介
薛梅,女,1976年10月出生,湖北安陆人,毕业于湖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明清小说研究》《湖北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CSSCI来源期刊收录。曾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
目录
绪论 一 心学视野下的《西游记》研究——《西游记》与心学关系研究述评 二 哲学框架下的龙溪心学传播与研究——兼论王畿与中晚明文学思潮 第一章 龙溪心学与阳明心学的传播 第一节 龙溪心学的学术渊源 一 王畿生平及受业阳明事略 二 龙溪心学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传播 三 龙溪心学对阳明心学的发展与超越 第二节 龙溪心学的学术宗旨及其传播 一 良知本体上的“以自然为宗” 二 致知工夫上的“以自然为宗” 第三节 龙溪心学的学术观点及其传播 一 真性狂豪的理想人格 二 心体无欲的本体意识 三 一 念自悟的为学方法 第二章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吴承恩的哲学倾向 第一节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吴承恩、王畿交游考证 一 与吴承恩有直接交往的心学人物均与王畿过从甚密 二 与吴承恩有间接接触的心学人物亦与王畿交往匪浅 第二节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吴承恩的主体意识 一 龙溪心学的主体意识及其传播 二 龙溪心学传播影响下吴承恩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吴承恩的伦理意识 一 龙溪心学的伦理意识及其传播 二 龙溪心学传播影响下吴承恩的伦理意识 第三章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作者问题 第一节 《西游记》作者问题研究评述 一 《西游记》作者研究源起 二 《西游记》作者问题讨论 第二节 《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作者问题 一 《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 二 《二郎搜山图歌》、《西游记》与龙溪心学的传播 第三节 《赠张乐一》与《西游记》作者问题 一 《赠张乐一》与龙溪心学 二 《赠张乐一》、《西游记》与龙溪心学的传播 第四章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孙悟空形象的哲学内蕴 第一节 龙溪心学与孙悟空形象的自由意识 一 自然天成,混沌立基 二 真性流行,自由自在 第二节 龙溪心学与孙悟空形象的狂狷意识 一 狂豪独立,率性而行 二 寡欲至无,六贼无踪 第三节 龙溪心学与孙悟空形象的人格完善 一 自证自悟,心性修持 二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 三 刹那成正,顿悟渐修 四 三重悟境,修成正果 第五章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猪八戒、唐僧形象的哲学内蕴 第一节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猪八戒形象的哲学内蕴 一 形象演化 二 无欲的要求 三 人欲的宽容 第二节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唐僧形象的哲学内蕴 一 形象演化 二 世俗乡愿 三 压抑真性 余论 龙溪心学的传播与《西游记》诗词的哲学内蕴 一 自然天成真本性 二 狂者为尊谨放荡 三 涤垢寡欲六 根净 四 顿悟渐修成正果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