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货膨胀的货币宪法规制

通货膨胀的货币宪法规制

  • 字数: 22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鲁勇睿
  • 商品条码: 97875161804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鲁勇睿所著的《通货膨胀的货币宪法规制》讲述 ,法定信用货币体系建立以来,货币关系已发生了根 本性的转变,权力的介入所改变的绝不只是货币的形 式,而是深刻地影响了货币关系以及货币背后的经济 利益关系。历史证明,通货膨胀是货币权力运用的结 果。但是,法定信用货币时代,货币权力已经摆脱了 贵金属的束缚,如何控制和约束货币权力成为一个无 法回避又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已 经破坏了宪法对政府财政权力的约束,并极大地拓展 了自身的经济权力。只有在宪法层面确立和保障中央 银行的独立地位,并协调币值稳定目标与其他宏观经 济目标之间的冲突,才有可能真正遏制持续的通货膨 胀。就当代经济体系而言,货币涉及根本的宪法权利 和宪法秩序,治理通货膨胀需要宪法规则的介入。
作者简介
鲁勇睿,湖南岳阳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法律经济学),浙江万里学院副教授,兼职律师。曾任职于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金融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 人文社科、浙江省哲学社科等5项重要科研项目,出版专著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寻求的突破点 五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通胀的损益格局及其利益本质 第一节 分化与矛盾的持币人群体 一多元分化的持币人利益角色 二通胀收入分配效应的隐蔽性 三通胀与货币利益的时空位移 第二节 享有货币特权的金融利益集团 一金融利益集团的通胀偏好 二金融利益集团货币特权的形成与变迁 第三节 政府及官僚集团的通胀利益 一货币经济及法定货币的公共特性 二官僚政治与货币权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财政金融化与政府对通胀利益的掠夺 第一节 财政金融化:政府权力与持续通胀的利益链接 一财政金融化:政府从持续通胀中获益的主要途径 二财政金融化的历史演变 三财政金融化的概念及其本质 第二节 财政金融化的理论依托与现实基础 一凯恩斯主义是财政金融化的理论依托 二货币权力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为财政金融化提供了现实性 第三节 财政金融化的政治与经济影响 一持续通胀与财政金融化的伴生破坏了基本经济秩序 二财政金融化对基本经济权利和经济自由的威胁 三财政金融化导致现有财政约束体系的失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权力约束中的宪法缺失 第一节 约束权力的一般性规则 一授权的规则:目标约束与共同治理 二控权的规则:权力制衡与程序正义 三权利保障规则:权利救济与政府问责 第二节 中央银行法约束货币权力的局限性 一中央银行法无法保障央行的独立性 二中央银行法无法协调外汇管理权与公民货币权利的冲突 三央行实施货币权力的目标与权限需要宪法予以规范 第三节 通胀目标制:以技术手段约束货币权力的局限性 一通胀目标制难以取代货币权力的规则性约束 二资产价格膨胀凸显了通胀目标制的局限性 三国际性货币规则的缺失使央行难以坚守通胀控制目标 第四节 财政金融化的约束与货币宪法的提出 一布坎南的货币宪法思想 二财政金融化所折射的货币宪法需求 三通胀治理与中央银行的宪法地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宪法规范的确立与实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宪法主体地位 一确立央行宪法主体地位的意义 二央行宪法主体地位的规范表达 三中国宪法性法律中的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 币值稳定的货币宪法规范 一币值稳定与宪法基本价值的关系 二币值稳定的规则层次:以欧盟立法为例 三币值稳定的规范结构: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分析 第三节 货币权力的宪法配置 一货币权力与其他经济权力的关系格局 二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货币权力的约束 三持币人的共同治理及其权利救济 第四节 约束货币权力的国际性规则框架 一促进竞争:国际性货币规则中的共同目标 二汇率稳定机制的建立与国际货币规则民主性的提升 三通胀的全球治理与金融监管的规则协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