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增订本)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增订本)

  • 字数: 342
  • 出版社: 重庆
  • 作者: 瞿林东
  • 商品条码: 97872291102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瞿林东著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增订本) 》首次提出古代史学批评问题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 论述,系古代史学批评的开山之作。本书卷上《中国 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含十八个专论和附录中国史学发 展概说;卷下《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杂述》含九个专论 。 此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开拓了中国史学研究的一 个新领域;二是从丰富的史学内容中?绎出概念和范 畴,以此结合具体事实展开论述,使理论易于理解、 事实增添活力;三是提出该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具有自身的学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四是文字表述 深入浅出,精练、平实、易懂,有较强的可读性。难 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大力倡导历史学的话语体系的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而且也以此作为自觉的理论追 求。 该书对进一步总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遗产、推动 中国史学研究深入发展、促进当代史学批评开展和史 学理论学科建设,以及引入高校历史学科教学与指导 博士研究生,均有积极作用和参考价值。同时,对于 中学生、大学生及普通历史爱好者,弘扬中华文化的 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简介
瞿林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归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博一仁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学的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著有《屉代史学论稿》、《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纠横》、《杜佑评传》、《史学志》、《中匡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中国史学通论》、《中国历史文化散论》、《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中国史学史教程》、《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等专书及论集;主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三卷本)、《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三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等;撰有《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历史学的理论成就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关于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等论文、评论200余篇。
目录
导论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的提出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的繁荣和理论形式的丰富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卷上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一个有待辛勤耕耘的园地 ——古代史学批评的历史和理论 一、鸟瞰史学批评的历程 二、德、才、学、识 三、总结这一份史学遗产 直书与曲笔 ——史家作史态度与“心术” 一、“书法无隐”的传统 二、“直书”与“曲笔”的对立 三、对“心术”的探究 采撰的得失 ——如何对待历史事实 一、采撰的得与失 二、“有是事而如是书,斯为事实” 三、“指事说实”和“事得其实” 史法和史意 ——从形式与内容的审视到思想的剖析 一、“史法”和“史意” 二、叶适的“史法”论及其史学批评 三、章学诚的“史意”论及其史学批评 天与人及天人之际 ——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 一、“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 二、“天道,不复系乎人事” ,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三、“天文、地理、人道,本皆人之所以自命,其是非得失,吉凶祸福,要当反之于身” 人意·时势·事理 ——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续) 一、“人意”与“时势”的千年聚讼 二、“时势”与“事理” 三、“圣人之意”和“生人之意” 会通与断代 ——观察历史的两种视野 一、马、班历史视野的歧异 二、刘知几对断代为史的推崇 三、郑樵对“会通之义”的阐释 四、章学诚论“通史家风” …… 卷下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杂述 参考文献 后记 新版后记 校后赘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