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上海蓝皮书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上海蓝皮书

  • 字数: 26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陈圣来|总主编:王战//于信汇
  • 商品条码: 97875097929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圣来、王战、于信汇编著的《上海文学发展报 告(2016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对2015年及近年来上 海文学发展动态进行了多角度的回顾、总结和分析, 对中国城市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理论问题予以关 注和反思。 以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为代表,上海作家在 2015年屡有新作。从蔡骏、王若虚等人的作品,可见 类型文学创作者丰富的追求,而且他们通过对不同文 体的融合与创新,同样叩问着复杂的精神世界。张怡 微、钱佳楠等青年作家对上海世情的不同叙述,则显 示了这个城市与城市写作的多元性。
作者简介
陈圣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高级编辑,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基地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特约研究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荣誉教授,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特聘国际咨询专家,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客座教授,亚洲艺术节联盟主席,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历任东方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2011年6月起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201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任国家重大课题“大型特色活动和特色文化城市研究”首席专家;获上海市社科基金资助,任上海市系列课题“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研究”首席专家。 1981年从事新闻工作,1992年创办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以创新和改革的姿态,颠覆了传统的广播模式,被国家广电部领导誉为“中国广播改革的第二块里程碑”。2000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研究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00年受命组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策划运作了当今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成功举办了12届。其主持和操办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被国家文化部部长誉为“国际艺坛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艺术节之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工程和国际知名品牌”。2005年被世界节庆协会授予杰出人物贡献奖。2007年被授予IFEA(世界节庆协会)中国杰出人物奖。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城市:通向历史与本体——2015年小说阅读印象【贾艳艳】 一 茅盾文学奖作品:历史感与城市文化认同 二 中短篇小说:城市化时代的情感与伦理 三 长篇小说:个人与整体之间 Ⅱ 文学上海:想象与建构 2 “上海摩登”的清晨:从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谈起【毛 尖】 3 《上海文学》与上海书写【崔 欣】 4 “思南读书会”与城市文化新空间【孙甘露】 5 街头表演与城市文化生态的营造【胡凌虹】 6 疏离感中的诗意:当代上海诗人笔下的“上海”【虞又铭 王 毅】 Ⅲ 作家作品:聚焦与纵览 7 整体化的心灵图式——评王安忆新作《匿名》【贾艳艳】 8 在喧嚣的城市边缘读书写作 ——关于竹林创作道路的研讨【上海市作家协会】 9 越界的诱惑——论王宏图的小说创作【郑 兴】 10 类型文学的人文情怀 ——关于蔡骏《最漫长的那一夜》的研讨 【沈嘉禄 陈 村 王 干 黄 平 等】 11 新世纪以来上海长篇小说创作综览 ——“二十一世纪华文长篇小说20部”评议札记 【陈思和 刘志荣 黄德海 项 静 金 理】 12 华亭诗群的意趣和探求【杨斌华】 Ⅳ 青年写作:主题与叙事 13 时间·叙事·自我 ——论甫跃辉《刻舟记》的时间主题与叙事特征【杨 飞】 14 世情传统与城市叙事——评张怡微《细民盛宴》【王辉城】 15 类型文学的融合与精神探索——评王若虚《尾巴Ⅰ》《尾巴Ⅱ》【陈志炜】 16 在“上海情调”之外——读钱佳楠《人只会老,不会死》【李 璐】 Ⅴ 城市文学:观察与反思 17 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症候【王春林】 18 城市书写的代际之变——以《民治·新城市文学》为中心的考察【张艳梅】 19 论中国城市书写中的江南诗性文化想象 ——以新世纪以来上海书写为中心【张惠苑】 20 “在场”与超越“在场”:当代都市书写的视域转向【朱 军】 21 城市文学:在经济决定论的重围下 ——近30年城市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批判【王 进】 Ⅵ 附录 22 2015年上海文学纪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