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语言与认知文库

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语言与认知文库

  • 字数: 29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春泉|总主编:唐孝威//黄华新
  • 商品条码: 978750045840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语言与认知文库》是 富有创新意义的前沿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 用价值。作者张春泉综合运用了认知科学、心理学、 美学、修辞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广泛进行 了问卷调查,思辨与实证相结合,全面探究了接受心 理和修辞表达的互动关系。观点鲜明,论证细致,条 理清晰,语料丰富,对推动学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张春泉,男,湖北安陆人,1974年12月(农历)出生。2003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第一站博士后出站于浙江大学,2014年8月第二站博士后出站于武汉大学。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批准文号:鄂职改办[2009]86号;评审单位:湖北省高校教师高级评委会),2015年1月起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修辞学、语义学、逻辑学及术语学和科学传播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迄今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浙江大学学报》、《语言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32篇。独撰出版学术专著2部。与人合著专著3部。参编著作5部。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理论前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三研究概况 四语料来源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问卷调查综述 第一节 对熟练表达者的问卷调查 一本项调查的基本步骤 二问卷调查结果综述 (一)修辞行为的主体交互性 (二)修辞语境的心理主导性 (三)修辞过程的言语博弈性 (四)修辞话语的主观倾向性 (五)修辞效果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节 对一般接受者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步骤 二调查结果综述 (一)接受心理的存在 (二)接受心理的复杂性 (三)接受心理是语境的主导因素 (四)接受心理的可认知性 (五)基于接受心理的修辞话语调节 性建构 第三节 一项对照问卷试验 一试验步骤 二问卷的差异 三试验结果 四试验结果分析与解释 第二章 修辞:人与人的一种广义对话 第一节 修辞行为、修辞过程与广义对话 一修辞行为的过程性 二修辞过程的社会性 三修辞的主体交互性 第二节 修辞意义上广义对话的媒介 一语言作为媒介 二话语:有内容的语言 第三节 修辞意义上的广义对话的效果 一语言美:有效修辞话语的特质 二审美效果的情感体验性 三修辞审美的“人本”性 第四节 作为子系统的修辞表达 一以音段特征表现出来的修辞表达 (一)语辞组合 (二)语辞聚合 二以超音段特征表现出来的修辞表达 第三章 接受心理:广义对话中的受话心理 第一节 接受心理是语境的主导因素 一受话心理是语境的构成要素 二受话心理在语境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 接受心理作为一个复杂性系统 一接受心理的不稳定性 二接受主体的多元倾向 三作为一个复杂子系统的接受心理 (一)受话个性结构 (二)受话心理过程 第三节 接受心理的“隔”与“不隔” 一功能实现方式上的“隔”与“不隔” 二接受心理的可认知性:对接受心理认知上的“隔”与“不隔” 三一项接受心理与表达心理的个案比照 第四章 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互动 第一节 接受心理的存在 一接受心理的辩证存在 (一)接受心理是以被动的形式主动存在的 (二)接受心理是以虚拟的形式现实地存在的 (三)接受心理是以继时态即时发挥作用的 (四)接受心理存在于接受者大脑及表达者的意识单 二接受心理的外化及其存在的意义 第二节 对接受心理的认知 一接受心理:一个“黑箱” 二认知途径:察言观色 (一)对副语言特征及态势语的认知 (二)对话语的认知 三认知策略 第三节 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共变 一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可变性 二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倚变 三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函变 四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共变的意义 第五章 修辞话语的调节 性建构 第一节 修辞话语调节 性建构的言语博弈性 第二节 修辞话语调节 性建构的基本类型 一改口与改笔 二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调节 性建构 (一)语音调节 (二)词汇调节 (三)语法调节 三音段特征和超音段特征的调节 (一)停顿的调节 (二)语调的调节 第三节 修辞话语调节 性建构的主要方式 一添加 二替换 三位移 四删减 第六章 基于受话心理的典型修辞话语 第一节 避讳辞格的适用 一避讳:一种言语禁忌 二避讳的类型及其修辞功用 第二节 “语用词”的适用 一“语用词”的界定 二明喻词的适用 三感叹词、拟声词和语气词的适用 第三节 用以虚指的第一人称代词 一“虚指”:人称代词在语境中的一种活用 二“我们”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 三“我”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 四“咱”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重印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