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的没落(上下)

西方的没落(上下)

  • 字数: 604
  • 出版社: 群言
  • 作者: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译者:齐世荣//田农//林传鼎//戚国淦//傅任敢等
  • 商品条码: 97878025666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3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方的没落(上下)》是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 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虽然此书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 的激烈争论,但依然没有影响它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 了普遍欢迎。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 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 争论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知识界在开始表现 出来的态度是拒绝的,显然充满了疑虑和保守的心态 ,这使《西方的没落》在中国书界一波三折:该书长 时期里没有一部完整的中译本问世。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 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 展的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 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墨 西哥文化和西方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 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 过程。斯宾格勒认为,文化的这种有机性和宿命性是 生来俱有的,任何一种文化都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 运,即使西方文化也不能例外。 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 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 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 的形态学”。《西方的没落》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 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 好地应对将来。本书也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斯宾格 勒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除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之外,斯宾格勒学说的 有价值之处在于他对西方传统历史观念的冲击和批判 。他否定了欧洲中心论,以多个文化的发展代替了单 个文化的发展;以文化的有机生长代替了社会的阶段 演进;以文化的自我中心代替了欧洲中心。
作者简介
齐世荣,1926年生,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师范学院讲师、教授、历史系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于世界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历史形态学的开创人。他出生于德国哈茨山区的布兰肯堡,曾先后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并取得哈雷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先是在中学任教,后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私人写作。斯宾格勒一生著作颇多,除了《西方的没落》,还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
目录
德意志中心论是比较文化形态学的比较结果 ——评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 导言╱ 第二卷 世界历史的透视 第一章 起源和景观(甲)宇宙和小宇宙 第一章 起源和景观(乙)高级文化的类别 第二章 起源和景观(丙)文化间的关系 第三章 城市和民(甲)城市的心灵 第四章 城市和民族(乙)民族、种族、语言 第六章 城市和民族(丙)原始人、文化民族、费拉 第七章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甲)历史上的假晶现象 第八章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乙)枚斋的心灵 第九章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丙)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克伦威尔 第十章 国家(甲)等级问题——贵族和僧侣 第十一章 国家(乙)国家和历史 第十二章 国家(丙)政治的哲学 第十三章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甲)货币 第十四章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乙)机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