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基于某国有中小改制企业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案例研究)/河海大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基于某国有中小改制企业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案例研究)/河海大

  • 字数: 24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沈毅
  • 商品条码: 97875097899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沈毅著的《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基于某 国有中小改制企业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案例研究)/河 海大学社科精品文库》的拓展个案较为清晰地再现了 某中小国有企业30余年的改革历史及两次产权“改制 ”的基本历程,从中提炼出了不同组织“场域”中组 织领导的”主从关系”、“人缘关系”及“朋友关系 ”的逐步变迁,这样的“关系”变迁恰恰能够展现两 次产权“改制”的内在动因及其结构后果,也反映了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的组织结构转型。 在拓展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就不同组织“场 域”的“关系”形态分类进行了深度分析,从其微观 与宏观的内在衔接中既考察了宏观体制变革所引发的 微观组织结构转型及其组织领导“关系”形态的变迁 ,又从这种组织领导“关系”变迁之中理解了宏观体 制变革特别是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制至最终“民营化 ”的微观动因。从而,本书为解释改革开放以来国有 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及产权变革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一 种较为有力的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分析路径。与 此同时。产权变革所反映的不同体制背景也为国内“ 关系”理论及组织领导模式的深化拓展,提供了一种 更具本土意涵的组织“场域”的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沈毅 1979年生,江苏镇江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2004—2034年曾就职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14年起任教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江苏省“2n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目前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组织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人社会行为与宏观社会结构分析,特別聚焦于本土“关系”研究。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人社会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个体化’进程研究”(2015),曾主持中国博七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在《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开放时代》《江海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独立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导论 学科分际与问题聚焦 第一章 华人本土组织领导研究的基本脉络 第一节 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下华人组织领导权威差距的凸显 第二节 本土化研究视角下组织领导“权力”之外“人情”策略的凸显 第三节 制度主义研究立场下“单位”组织中“主从关系”的权威依附倾向 第四节 从文化到制度:“关系”及“差序格局”在本土组织研究中的再定位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选择:体制转型背景下个案叙事研究的契合性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从案例研究、质性研究到叙事研究 第二节 “关系”与“差序格局”研究中的个案叙事传统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与国企改革的基本脉络:案例选择的宏观背景 第四节 具体案例状况与调查对象说明 第三章 1980年代的“主从关系”依附学:“派系结构”的斗争激化 第一节 ZY厂成立之前的外部“关系”运作与“派系”背景 第二节 “主从关系”依附的普遍盛行与“派系结构”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派系”斗争的升级激化与领导层权力的全面交接 第四章 1990年代的“人缘关系”笼络学:德治领导背后的“派系”暗流 第一节 稳定压倒一切:“德治领导”的初步目标 第二节 “派系”暗流下的表面和谐:“人缘关系”笼络学的成功运作 第三节 “一次改制”的基本过程及其“民主”后果:“人缘关系”笼络学的巅峰 第五章 2000年以后的“朋友关系”动力学:”关系共同体”的发展与危机 第一节 以M为核心的“关系共同体”的逐步确立 第二节 市场化的竞争与可选择的“朋友关系”动力学 第三节 成果的分享与潜在的危机:个人领导及个人“关系”的难以替代性 第六章 体制转型背景下本土“关系”理论与组织领导模式的拓展 第一节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关系”与“差序格局”的再探讨 第二节 本土“关系”理论拓展而非“社会资本”理论移植:文化与制度的双重动因 第三节 从“权威性格”到“个人权威”:本土组织领导模式的再探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