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时期合作金库发展研究(1935-1949)/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

民国时期合作金库发展研究(1935-1949)/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

  • 字数: 22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顺毅
  • 商品条码: 97875161755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顺毅所著的《民国时期合作金库发展研究 (1935-1949)/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将在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下,展现民国时期 (1935-1949年)合作金库建设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直 至高潮的历史过程,以及合作金库发展与变异的历史 ,通过对政府行为和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分析 ,分析外部环境对合作金库发展的影响,探究制约合 作金库健康发展的原因,讨论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 政府、农村与农民的关系,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政府 应更多的充当服务者,减少对微观领域的干预,将自 主权真正还给农民;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嵌入在中国农 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之中,其发展还需要有 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改革来配合,为当代农村合作金融 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目录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 本书主要内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合作金库的创办背景 第一节 西方合作经济思想的引入 一 合作经济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 二 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恶化 一 农村经济危机 二 农村金融枯竭 第三节 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创办合作金库的需求 一 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 二 创办合作金库的需求 第二章 合作金库建设的启动、加速与高潮(1935-1940) 第一节 从提案到法规:合作金库制度的初步设计 一 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与《合作金融系统案》 二 《“剿匪区”内各省合作金库组织通则》 三 《合作金库规程》 第二节 抗战前合作金库建设的启动 一 省政府牵头建立省合作金库 二 农本局尝试辅设县、市合作金库 第三节 抗战开始后合作金库建设的加速与高潮 一 积极扩张的农村金融政策 二 不断增多的辅设机关 三 合作金库建设的加速与高潮 第三章 政策调整与合作金库发展放缓(1941-1949) 第一节 合作金库相关政策的调整 一 合作金库辅设权向中国农民银行集中 二 农贷政策转向紧缩 三 另立新规:《合作金库条例》的颁行 第二节 省、县合作金库发展渐趋停滞 一 省级合作金库从艰难发展到最终停顿 二 县合作金库的调整与萎缩 第三节 中央合作金库的筹备与建立 一 历经数年的筹备 二 中央合作金库的成立与分支机构的设置 第四章 合作金库的经营运作 第一节 合作金库的组织与管理 一 内部组织结构 二 资本结构 三 管理权配置 四 中外合作金库管理机制差异 第二节 合作金库业务 一 核心业务:放款 二 失衡的筹资业务:吸收存款和透支借款 三 有限的中间业务:汇兑和代理收付 四 中外合作金库业务运作特点比较 第三节 合作金库的经营绩效 一 盈亏状况 二 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第五章 合作金库体系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多元分散的体系结构 第二节 导致多元结构的主要原因 一 农村合作社极度薄弱 二 政策多变且政府资金支持不足 第三节 与欧美、日本合作金融体系比较 一 欧美、日本金字塔形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二 在比较中看中国多元式合作金库体系的作用与局限 第六章 外部环境与合作金库的发展 第一节 政府行为方式 一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二 合作运动的行政化 三 与欧美、日本政府行为的比较 第二节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一 市场化程度低 二 农村经济深陷困境 三 根深蒂固的传统借贷方式 四 与欧美、日本农村经济环境的比较 第三节 农村社会环境 一 传统文化观念 二 “特殊主义”的社会信任 三 官强民弱的社会权力结构 四 与欧美、日本社会环境的比较 结语 一 合作金库的发展与变异 二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政府、农村与农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