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和产业的甄别/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和产业的甄别/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

  • 字数: 5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钟飞腾
  • 商品条码: 97875097860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处于“一带一路”沿线 的绝大多数国家,其发展程度比较低,中国可为发展 程度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及时的发展经验,并转移 一部分优质产能。鉴于中国和东亚先进经济体的某种 类似性,东亚经济体以往向外转移产业时有三点经验 值得借鉴:第一,人均收入差距在20年左右;第二, 经济已经进入持续增长的轨道;第三,制造业的发展 初具规模。此外,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省级行政区规 模巨大、发展程度差异也大,在省级规模上也可向外 转移一部分产业。钟飞腾著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产 业转移--对象国和产业的甄别/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 一路研究系列》建议中国重视孟加拉国、越南、印度 尼西亚、斯里兰卡等经济体在中国产业转移中的地位 ,同时建议把食品与饮料、纺织业、服装等劳动密集 型行业,以及钢铁、水泥等基础设施所用材料向外进 行转移。此外,中国必须要注意产业跨国转移引发的 政治、经济挑战,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控机制 。
目录
一 作为全球发展解决方案的“一带一路” 1. 对“一带一路”的若干担忧 2. 从共同发展角度理解“一带一路”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 1.世界与中国的“新常态” 2. 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转移 三 中国产业转移的理论与东亚经济体的经验 1. 产业转移的三种国际理论设想 2. 林毅夫的“两轨六步法”框架 3.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增速换挡 4. 中国对外投资将进入制造业时代 四 中国在“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目标国和产业 1. 发展差距在20年左右的沿线国家 2. 中国与沿线国家制造业能力的差距 3.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筛选 五 中国省级经济体的国际性产业转移 1. 中国省级行政区经济规模的全球排名 2. 省级行政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国 3. 东部沿海省份的对外直接投资 六 中国产业的创造性转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