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

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

  • 字数: 31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嘉
  • 商品条码: 97875161771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造物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壶”形器的使用几 乎贯穿了中国造物史的每个时期,它的发展演变形成 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线性发展轨迹,而先秦时期的青铜 “壶”形器又具备上下承和的典型特征。李嘉所著的 《抚壶论道(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以先 秦青铜“壶”形器为线索,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先 秦造物史的发展历程,青铜“壶”形器不仅蕴含着中 华民族的设计智慧,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早期造物艺术 历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观、伦理观 、价值观,以及情感特征、功能特征和造物观念等都 可以成为为中国当代设计提供良好借鉴的蓝本。
作者简介
李嘉(1974—),女,北京人,2012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设计史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关于选题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五节 相关研究范畴的界定 一先秦的界定 二研究区域的界定 三关于“壶”形器 四造物史与设计史 第二章 炼火攻金执简驭繁——先秦青铜“壶”形器的铸造技术与工艺 第一节 冶铸技术的开端 一冶铜术的萌生 二先秦铜业分布 三青铜容器的发端 第二节 范铸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一冶铸器具的实用性 二铸造方法的科学性 三范铸技术的规范化 四合金配比的标准化 五失模工艺的先进性 第三节 装饰工艺的推陈出新 一镶嵌工艺 二错嵌工艺 三鎏金工艺 四刻纹工艺 五髹漆工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备物致用藏礼于器——先秦生活方式和造物观念对“壶”形器的影响 第一节 先秦生活方式对造“壶”的影响 一巫术 二祭祀 三仪礼 四宴饮 五娱乐 六丧葬 第二节 先秦造物观念对造“壶”的影响 一顺天从命 二取象比类 三因物赋形 四审曲面势 五技以载道 六器以藏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器尚象绝地天通——先秦青铜“壶”形器的形制与功能 第一节 形制的演变 一初始的模仿 二器形的自觉形式化 三器形的丰富多变 第二节 功能的多元化 一实用为主导 二身份的认同 三权力的象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巧法造化文质彬彬——先秦青铜“壶”形器的纹饰与铭文 第一节 纹饰之美 一动物纹的神化 二几何纹的流变 三象形纹的嬗变 四人的形象传达 第二节 铭文之载 一形成期的朴拙 二成熟期的疏朗 三繁荣期的典雅 四蜕变期的分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崇礼重教亲民和同——先秦青铜“壶”形器的审美理想 第一节 威严到亲切的变迁 一距离感与威严 二亲切感与优美 第二节 功能与审美的和谐 第三节 适中合度的和合之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风貌与演进 一先秦早期 二先秦中期 三先秦晚期 第二节 特点与影响 一延续性 二包容性 三象征性 四多样性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及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