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学视野下之古代文学研究/大国学研究文库

国学视野下之古代文学研究/大国学研究文库

  • 字数: 52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袁济喜//诸葛忆兵
  • 商品条码: 97875161797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1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袁济喜、诸葛忆兵主编的《国学视野下之古代文 学研究/大国学研究文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文 教研室编纂的专题论文集。共收录十二位老师的三十 六篇论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建立十年来,研究 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收录有傅璇宗等名家大作, 也有青年教师近年的新成果。论文选录时,突出创新 性、当下性,反映出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学 者们对古代文学问题的新思索。 本书收集的论文涉猎广泛,以文学为中心。其他 学科为辅翼,内容涉及诗歌史研究、美学风格研究、 诗人研究、文献考据、语言学研究等多方面。正如题 目所言,本书以广义国学为视野,打通文史哲内部壁 垒,在专精于各自领域的同时,注意学科交互性,展 示了人民大学国学院对国学定义及国学研究的思考, 或许能为当下的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简介
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温州人。曾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范仲淹研究》《多维视野下的宋代文学》等专著多部。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中国古代美学。
目录
《唐诗纪事校笺》掇误 圣代复元古 大雅振新声——李白《古风》(其一)再解读 “正始之音”再解读 汉末魏晋尚“清”及其文艺观念探源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主要作者为曹植说商兑 范仲淹变革思想论——兼论与王安石变革之异同 “以诗为词”辨 论唐宋诗差异与科举之关联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经纬交织与文体的多元并存格局——宋代文体关系新论 “以论为记”与宋代古文革新发微 论中国古代的露布文体及其文学价值 新发现足本《听春新咏》与重新认识清嘉庆北京剧坛 “采诗夜诵”与汉武帝之郊祀礼乐 中唐乐府诗人尚俗思想再思考 梅陶《怨诗行》析论 唐人墓志盖题诗考论 《诗经·唐风·扬之水》新论 从《周颂·敬之》看《周公之琴舞》的性质 上博(八)《鹠□》与《诗经·邶风·旄丘》 释“公日左之” 性别变乱与文学书写——隆庆二年山西男子化女事件的叙事研究 舟船空间与古代小说的情节建构 江藩的“儒林正史”——传记文学视野下的《汉学师承记》 中国古代叙事诗的乐府传统 杜甫与高适蜀中关系新论 杜甫歌行中“悲”与“丽”的审美张力 明清之际遗民梦想花园的构建及意义 潘飞声《海山词》所见词体现代性转变之尝试与尴尬 清末文人西方书写策略及其地域特征——以袁祖志与潘飞声的海外行旅书写为中心 苏轼佚诗辨伪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质疑 论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历程 《宾退录》作者赵与告考 位移动词“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制 《说文》同音借用类重文疏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