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研究系列丛书

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研究系列丛书

  • 字数: 26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史怀刚|总主编:程京武//柏元海
  • 商品条码: 97875161791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史怀刚著的《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主旨在 反思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易学的诠解,以图为当代中国 社会思想之发展提供经验借鉴。马一浮、熊十力、方 东美、牟宗三、唐君毅五先生所开启之新易学,从其 演易之角度、方法、问题及思想言,相较传统易学概 有四个特征,即:新视域、新问题、新阐释、重工夫 。他们在新的高度上重新诠解易理,可以说已然形成 了一个易学研究的新流派,可称之为现代新义理派。 本书以人物为线索,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思想史为 视域,寻求历史与思想逻辑的内在统一。
作者简介
史怀刚,男,1978年出生,汉族,江苏铜山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易学、中国近现代哲学,现为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国学研究所副所长,暨南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成员,岭南心学研究会理事,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参编《中国孔学史》(人民出版社),在《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方论丛》《船山学刊》《中外论坛》(美国)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论 儒学视域下的易学史 一 易学之概念 二 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易学 三 现代新儒学视野中的易学 四 研究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之意义及研究现状 第一章 从普适性解易:马一浮六艺视域中的易理阐释 一 六艺之教“原”于易、“终”于易 (一)六艺之教该摄一切学术:六艺之教的普适性分析 (二)六艺之教原于易、终于易:《易》本体地位分析 二 “十大”解易:《易》中的普适性价值阐释 (一)心外无“易” (二)理气解“易” (三)“性修不二”的工夫论 (四)易道与佛理互证 三 结语 第二章 从现代性解易:熊十力现代价值视域中的易学重建 一 以易为尊:重立易学地位 (一)《易》的传统地位 (二)以现代性解读易道 二 重写易学史:凸显儒家道统 (一)伏羲画卦、孔子系辞 (二)孔子易的产生 (三)孔子易的传承 (四)评析熊氏“孔子易”思想 三 熊十力的易学哲学:接纳现代价值 (一)体用不二:意义世界的挺立 (二)翕辟成变:物质宇宙的施设 (三)乾坤一元:人生价值的彰显 (四)保任本心:易简工夫的新解 四 结语 第三章 从哲理性解易:牟宗三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形上学 一 早期易学:自然哲学的视界 (一)《周易》经传晚出 (二)《周易》的思想史地位:以自然哲学为视角 (三)象数易研究:化腐朽为神奇 二 晚期易学:道德形上学的视界 (一)从自然哲学至道德的形上学 (二)创生原则与终成原则 三 结语 第四章 从超越性解易:唐君毅的天德流行境 一 “易”为本体:内在超越的形上基础 二 易为圆教:心灵的两条进路 三 天德流行:心灵的最高境界 四 结语 第五章 “生生之理”的重构:方东美的生命哲学 一 卦序的逻辑分析:探寻《易经》大义的基础 二 生命本体论的构建:易学哲学之新创 (一)生生之理与时间绵延:机体主义的宇宙观 (二)生生之理与创进之道:内圣外王的贯通 (三)生生之理的现实意义:中西互补 三 结语 第六章 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之特点 参考文献 后记 生命中的学问与学问中的生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