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同济人文社科丛书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同济人文社科丛书

  • 字数: 215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刘日明|总主编:江波
  • 商品条码: 97875608572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日明著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分 析了近代西方法哲学的历史发展,并确证了近代法哲 学的本质。近代法哲学从主流上看,正是以形而上学 为基础的,它分享了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成果,它的 本质特征是理性形而上学,以及依此形而上学之基本 建制而来的二元论及普遍主义和抽象主义。 本书在诠释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内容和历史 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划清了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与 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原则 界限,进而阐明了马克思对待现代权利关系的辩证法 。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社 会的历史境况,着力阐发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 意义,对今天的马克思哲学观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 值和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刘日明,男,江西吉安遂川人。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在同济大学任教至今。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法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本人出版的学术专著有:《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文汇出版社,2004年10月);《法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中世纪爱的艺术》(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近年来在各类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导论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本质上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 第一章 近代法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本质 一、近代法哲学的兴起及其历史发展 二、近代法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和二元论特征 三、近代法哲学的个人主义原则 第二章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形成与深化 一、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目的 二、“苦恼的疑问”的产生与法的形而上学的一般哲学批判 三、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与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的深化 第三章 社会存在理论的建立与现代权利神话学的末路 一、“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马克思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根据 二、马克思对法的现实基础的揭示 三、法没有自己的历史:马克思对法的历史起源和真实来历的揭示 四、法的形而上学的秘密之揭示与现代权利神话学的末路 第四章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两条原则界限 一、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与近代法哲学的原则界限 二、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与空想主义的原则界限 三、马克思对待现代权利的辩证法 第五章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对于权利之于人类生活的意义的哲学阐释 二、当代西方的权利理论及其问题 三、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四、马克思对现代权利本质的揭示及其实质自由观 五、资本的政治文明化与法治文明化趋势及其限度 六、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