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

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顾忠华
  • 商品条码: 978710011997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顾忠华著的《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介绍了近 一个世纪以来韦伯思想的传布与研究,理出厂韦伯研 究的发展脉络,以及期间研究范式的变化。作者将韦 伯思想视为现代思想的重要资源,将韦伯研究放在现 代性的背景之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韦伯思想与现 代各种思潮的关系,本书澄清了韦伯研究中的理论误 区与思想盲点,还原了韦伯学说本有的奥妙和魅力。
作者简介
顾忠华,德国海德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韦伯研究专家。著有《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德国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制度:以分流教育为例》等著作。
目录
新序 原序 第一篇论文篇——研究与诠释 1 韦伯诠释的范式转移与韦伯学研究 一、前言 二、韦伯诠释的初期发展(1920一1945) 三、韦伯学说的传播与“二战”后的韦伯学 四、韦伯诠释的范式转移 五、1980年代的韦伯学研究 六、“韦伯复兴”的时代意义 七、结论 2 “现代性”的社会学分析——从韦伯到哈贝马斯 一、前言 二、“现代性”的社会学意义 三、西方经验的重新评估 四、现代社会的理性重建 3 韦伯《儒教与道教》一文的方法论基础 一、前言 二、《儒教与道教》的问题关联 三、理想型方法与历史解释 四、结论 4 经济伦理与资本主义——从韦伯《儒教与道教》谈起 一、前言 二、《儒教与道教》的基本论点 三、资本主义的“精神”与“形式” 5 从经济伦理到社会资本——新瓶装旧酒? 一、前言 二、“经济伦理”重探 三、“社会资本”新解 四、结语:全球化的走向——“新资本主义精神”? 6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一、前言 二、社会行动理论的演进过程 三、方法论的理路 四、社会行动理论的后续发展 7 以“价值自由”捍卫“学术自由”——韦伯方法论的正解 一、前言 二、由“价值中立”到“价值自由” 三、重返奥地利学派与超越韦伯 四、结论:社会科学的新挑战 8 社会科学中的价值问题 一、前言 二、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 三、科学作为一套社会组织 四、社会科学作为一种个人的志业 五、结论 9 论社会科学的开放性与公共性 一、前言:从两种批判传统谈起 二、社会科学的开放性与公共性 三、结论:社会科学的挑战与回应 后记 10 《韦伯全集》的编纂工作 一、前言 二、<韦伯全集)的编纂方针 三、韦伯研究与现代社会学 附录:Max Weber Gesamtausgabe(MWG) 《韦伯全集》总目录(20lN年1N月版本) 第二篇 韦伯学说四讲 11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价值问题与理想型方法 一、前言:从实证主义论战谈起 二、韦伯论社会科学的逻辑 三、理想型方法的特征 12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政治权威的性质及其限制 一、前言:政治现象的社会学考察 二、“支配”与“正当性”的概念意涵 三、责任伦理的政治观 13 韦伯的经济社会学——经济理性主义与资本主义 一、经济行动的社会学范畴 二、资本主义的结构条件 14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宗教之“世界图像”的社会效果 一、前言:宗教与经济的互为因果性 二、宗教行动和世界观 三、韦伯论西方宗教的理性化过程 四、理性化的吊诡 参考书目 西文书目 中文书目 本书各章出处一览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