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全史(上下)(精)

中国全史(上下)(精)

  • 字数: 1300
  • 出版社: 中国友谊
  • 作者: 王桐龄
  • 商品条码: 97875057367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9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王桐龄所著的《中国全史(上下)(精)》一 书是一部好的史书要见功夫、有见识、显气象。 所谓功夫,是扎实严谨的学问,融会贯通的功底 ;而见识,是指能去谬持中,能有气节、有态度;而 说到气象,则是史家本人天赋、修养、眼界和情怀的 显现。 在历史研究中,历史的叙事其实是对历史本身摹 状之后的重建。也就是说历史研究的文献再详细、资 料再丰富,对于历史本身以及历史全部的真实来说, 都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历史永远没有绝对的真实, 所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都只是部分的真实。 峄山先生在本书中并未对众所周知的大历史多做 赘述,而是更多地把叙述的重心放在一些常被人忽略 但是却又十分耐人寻味的重要历史细节上。作为第一 位出国留学的中国历史学家,峄山先生在此书中运用 了历史统计学方法,让枯燥的历史材料,以数据化的 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复杂的历史一目了然。 在这部耗尽峄山先生大半生精力的史学大作中, 峄山先生寻找的不仅仅是历史的真实,还有正义、公 理以及一种历史本身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王桐龄(1878-1953),我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号峄山,河北任邱人,曾任北京政府 参事,后应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后,任教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曾任系主任,并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峄山先生少年时中过秀才,又是国内早一批出国留学的历史学者。他是早使用历史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之一。 峄山先生著作丰硕,所著有《中国全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儒墨之异同》、《局俭堂诗存》等书,并撰译论文数十篇。
目录
序论 第一章 定义 历史之范围 历史之种类 历史与国家之关系 中国旧史学之缺点 中国史之命名 第二章 中国史上之种族 中国民族之分布 汉民族之特性 历代户口之消长 第三章 中国史上之地理 中国地势大略 历代史域之伸缩 历代帝都之地点 历代地方行政区域之变迁 第四章 中国史上之年代 中国史年代之确数 历代之纪年法及岁首 历代之纪元法及年号 干支纪年法 中国史时代之区分 本论 第一编 上古史汉族胚胎时代 第一期 传说时代 第一章 中国文化之发源地 第二章 太古之神话 第三章 黄帝之治绩 黄帝之外征 黄帝之内治 黄帝子孙之相续 黄帝子孙之蕃衍 第四章 太古时代开化之程度 第五章 三皇五帝说 第二期 唐虞三代时代 第一章 唐虞之郅治 尧之事迹 舜之事迹 洪水说 三苗之征服 第二章 夏之兴亡 夏初之内治 夏初之外征 夏统之中绝及其中兴 夏之衰亡 第三章 商之兴亡 商初之内治 中叶之兴衰 商之衰亡 第四章 西周之兴亡 周室勃兴之原因 周初之内治 周初之外患 西周之衰亡 第五章 西周之文化 制度 礼教 第三期 春秋战国时代 第一章 王室之陵夷与霸权之消长 东周之式微 齐桓晋文之霸业 秦晋之争霸 晋楚之争霸与弭兵会 吴越之争霸 第二章 封建制度之破坏与地方集权制度之发达 第三章 世家之专横与主权之凌替 鲁三桓 齐田氏 晋六卿 第四章 周末学术之隆盛 学术勃兴之原因 诸家之派别 孔道不行之原因及其结果 第五章 战国七雄之对峙 晋之衰亡与韩赵魏之建国 齐之衰亡与田齐之建国 越之衰亡与楚之强大 燕之勃兴 …… 第二编 中古史汉族全盛时代 第一期 秦汉时代 第二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第三期 隋唐时代 第三编 近古史 汉族衰微时代 第一期 辽、宋、金时代 第二期 元时代 第三期 明时代 第四编 近世史 西力东渐时代 第一期 清时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