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 字数: 43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赵玉田
  • 商品条码: 97875097852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赵玉田著的《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主要运用环境史理论与方法,深入解析明代“灾区化 ”“三荒现象”“灾害型社会”等历史问题,明确提 出“灾害型社会”作为小农社会“死去活来”间隙的 特殊社会状态,是一种极端的社会自然化现象,借以 探究明代灾区社会与明代社会变迁的关系,试图全面 、细致地勾勒明代环境、民生与灾区社会三者互动的 图景。本书进一步拓宽了明史研究的视野,力求从环 境机制的角度构建明代社会变迁新的解释范式,相信 会对明史及灾区社会史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赵玉田,1968年生。吉林通榆人。现为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历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环境史与明清史研究。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贵州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中国教育报》《文化杂志》(澳门)《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 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及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
目录
绪论 学术史回顾与环境史视角 一 西方环境史:“救时史学”与“新史学” 二 “环境史”概念的思考 三 “舶来”与自创:环境史名与实 四 明代灾区社会研究与环境史视角 第一章 明朝:“灾区”的王朝 第一节 明代灾区:“前所未有的纪录” 一 灾区:“倒元”的重要力量 二 明代灾区:“前所未有的纪录” 第二节 明人笔下“灾区”景象 一 农民形象与灾民形象 二 灾荒景象与灾区景象 第二章 治世与江南“灾区化” 第一节 明前期江南“灾区化” 一 “灾区化”酝酿阶段 二 局部“灾区化” 三 “灾区化”加剧 第二节 “灾区化”与明太祖的作为 一 “图治”与江南社会经济的脆弱性 二 求治心切,尤重“秩序” 三 政治高压与“重赋政策” 第三节 江南“灾区化”生成机制 一 脆弱生态环境与“灾区化” 二 社会环境恶化与“灾区化” 第四节 “灾区化”:变态与常态 一 治水与得人:朝廷之举 二 革弊与兴利:官员作为 三 地方性知识:民众的生存智慧 四 间歇性经济与地域性差异 第五节 “灾区化”与江南模式 一 “英国模式”与“超轻结构” 二 “江南模式”与“灾区化” 第三章 土地开发、灾荒与灾区社会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乡村建设 一 明前期河南土地开发 二 社会秩序与制度建设 第二节 农民贫穷与乡村“灾祸” 一 贫困与灾荒:开发者家园 二 农民贫困与乡村“人祸” 三 农民贫困与乡村天灾 第三节 “民多惰于农事” 一 明前期山东土地开发 二 “惰于农事”与农业致贫 三 环境恶化与地荒人稀 第四章 灾民生计与灾区秩序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控制体系 一 救灾制度与救灾机构 二 乡村组织与备荒仓储 三 地方官:灾区安危所系 四 富户与灾区秩序 五 天神意志与灾区重建 第二节 灾民生计与社会安危 一 灾民生计及其社会影响 二 灾区自救与灾区社会 第五章 区域环境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区域水环境与社会失范 一 水利兴废,地方安危系焉 二 霸州水利兴废故实 三 河间府环境与“水灾社会” 第二节 灾荒控制:成化六年京畿之殇 一 京畿饥荒与瘟疫 二 救灾措施与灾区民生 三 “灾荒议政”与灾荒原因 第三节 万历时期灾区民生 一 万历二十二年河南灾荒 二 钟化民的救灾活动 三 河南灾区民生 四 钟化民成功救灾的原因 五 备荒与灾区建设 第六章 “三荒现象”与灾区自然化 第一节 “人荒”与“见在户”社会 一 “人荒现象” 二 “见在户”社会 第二节 “人荒”:两种类型 一 “人荒”两种类型概说 二 山西“生态型”人荒 三 北直隶“地理耦合型”流民 第三节 “三荒现象”及环境机制 一 “三荒现象”的主要特征 二 “三荒现象”的环境机制 第四节 “三荒”问题的历史思考 一 “三荒”问题的主要症结 二 “三荒”问题本质 三 “三荒”加剧南方“灾区化” 第七章 “灾害型社会”与明朝覆亡 第一节 明亡原因诸说 一 清代关于明亡原因检讨 二 当代学者的明亡论析 三 明亡于“成化时代”说 第二节 “萌芽”与“时代” 一 “灾害型社会”与“早期商业化”概念 二 “成化时代”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节 “成化时代”与“灾害型社会” 一 “前成化时代”:一个过渡期 二 “成化时代”:“灾害型社会”陷阱 三 早期商业化:成化时代另一面 第四节 “成化时代”:否定与被否定 一 救时与“逆时” 二 最高统治者:逆时而为 三 “严复定律”与明朝覆亡 第八章 应对:情感与方略 第一节 经世情怀与救时主张 一 社会危机与“人心”迷失 二 丘濬的经世情怀与“有志用世” 三 救时理念与救荒主张 四 余论: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成化时代”与“利玛窦现象” 一 万历以来的“成化时代” 二 利玛窦东来 三 救时之举:“利玛窦现象” 结 语 一 明代灾区社会之基本认识 二 环境与灾区社会关系的理论思考 参考文献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