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1917-1937)/青年学者文库

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1917-1937)/青年学者文库

  • 字数: 329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费冬梅
  • 商品条码: 97873012691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晚清以降,“沙龙”传人中国,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社交方式,促使其由“清谈”“雅 集”向“沙龙”转变,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都市文化 空间,成为现代中国难得一见的一方“文学公共领域 ”。随着西学的流行和传播,沙龙在中国大都市快速 地传播开来,并逐渐成为一种“现代”“洋气”和“ 摩登”的象征。进而,“沙龙”这一新名词所创造的 新文化现象,以一种都会流行文化的方式,构成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化风景。此后的中国, 再没有出现这样一个沙龙兴盛的时期。沙龙对中国现 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功用,沙龙里知识分子之间的 社会交往与特定文学方式及主题的关系,沙龙的实践 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沙龙社交与中国 传统文化转型以及时代思潮之间的关系等话题,是费 冬梅著的《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1917- 1937)》着力研究的重点,也是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费冬梅,女,江苏沭阳人,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兴趣: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儿童文学。
目录
序一 序二 欧洲“沙龙”小史 导论 上编 第一章 “沙龙”概念的引入和兴起 第一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沙龙”概念的引入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沙龙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 从“清谈”“雅集”到“沙龙”的转变 第二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曾朴和他的沙龙 第一节 马斯南路客厅与真美善书店 第二节 渴望现代——曾朴与新文学作家的交往 第三节 曾朴沙龙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文坛佳话如何生成?——谈刘舞心事件 第三章 邵洵美和他的“花厅” 第一节 “唯美诗人”与“花厅先生” 第二节 小圈子与大风气:“好社会”的主张 第三节 “甜葡萄棚”成员及其活动 第四节 1933年海上文坛的“女婿”风波 第四章 客厅内外:林徽因的“太太客厅” 第一节 沙龙女主人的成长 第二节 林徽因沙龙的活动 第三节 从“客厅”到“文坛” 第四节 反对的声音:是名媛还是知识分子? 第五章 朱光潜家的“读诗会”与一场诗歌论争 第一节 朱光潜初入北京时的文坛 第二节 朱光潜周围诗歌圈子的形成 第三节 1937年前后的“胡梁论诗” 下编 第六章 沙龙里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合辙:沙龙知识分子的集体认同 第二节 歧路:沙龙知识分子的分歧 第三节 徐志摩:行走于京海之间 第四节 沈从文: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 第七章 沙龙与现代文学创作 第一节 沙龙与都市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诗坛双璧”与一篇小说——《珰女士》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的沙龙——以林微音《花厅夫人》为例 第四节 沙龙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