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历程--中国学界文选(第3卷2010-2015)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历程--中国学界文选(第3卷2010-2015)

  • 字数: 50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
  • 商品条码: 97875161729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对于中国新闻 传播学科的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自20世纪八十年 代至今,中国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 治学成果,经文献的多源检视和擢选,我们编成多卷 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历程——中国 学界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 思主义新闻学研究室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 论的研究历程--中国学界文选》是该文选的第三卷, 收录了2010年至2015年之间发表的相关文论,将其按 照史实考辨、原著解读、理念阐析的类属编排。希望 本套文选的出版,能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理念的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拓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 论创新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文献咨鉴。
目录
第一部分 史实考辨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考察经典马列主义新闻和传播观点 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发生“两个转变”了吗 马克思和恩格斯报刊批评方法略考 马克思与巴黎德文《前进报》 列宁论新闻工作的最后文献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上)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下) 苏联斯大林时代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原则及其对我国新闻批评的影响 毛泽东曾亲任苏区“新闻发言人” 毛泽东、内部参考与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 刘少奇领导新闻宣传工作二三事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白区新闻宣传上的失误及其纠正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术范式试探 第二部分 原著解读 马克思“人民报刊”理念提出的背景考证:读马克思关于《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的系列通讯 出版自由法与绞杀自由并存的怪现象——对马克思《霍亨索伦王朝的出版法案》一文的考证研究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新闻统制与抗争——马克思《对波拿巴的谋杀》一文考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舆论监督的论述 报刊的价值:不能让揭露“失去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审判案》一文的原著考证研究 无产阶级办报刊的使命——《(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评析 1948年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谈话的再解读 第三部分 理念阐析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再探 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经典理论之重温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现象学分析——社会主义、宪政与新闻自由的三元结构 “新闻自由”的表述与践行——传统马克思主义与非传统马克思主义两种视角的比较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法理意义 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刊的伦理精神”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新闻传播制度的初始设计思想 “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立论的基础 再论列宁十月革命后的新闻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试论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历史传统、经验与教训 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思想自觉与新闻实践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性与实践性 探索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当代中国新闻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政治家办报”——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史的一个关键词 党八股: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反面概念 毛泽东新闻思想与邓小平新闻理论比较 全党要高度重视笔杆子工作——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理论要点及其评价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是胡锦涛的一贯思想 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 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初探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